标题1:▍东开背经49:楞严经卷三,云何眼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标题2:背诵楞严经: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难以理解!
要背诵的这段经文如下: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注音:瞪dèng发劳者,同是菩pú提,前瞩zhǔ尘象。
刚刚背诵完这段经文,大脑还有点迷糊,字数不多,但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场作战一样,身心都有点疲惫。我感觉 自己有点上不来气,又不是气喘,感觉心脏发堵,伴随着一点脑袋缺氧。我试图大口地吸气,结果心脏左侧不舒服,蹦蹦蹦地跳;我又向上使劲地抻胳膊,也不知道动了哪一根经络,那种闷闷的感觉消失了。当然过一会还是继续不舒服,但这也算是进步了。
今天拜佛忏悔时也是很累,可能是很久没有活动身体了,各种毛病都出来了。又是闭眼睛睁不开,又是跪下起不来,又是感觉没气了想张大嘴吸气,反正是各种难受,心里就合计着,为什么这么深的业障呢。去吃喝玩乐放纵自己,什么事都没有,想精进学佛就各种阻碍。想了想,何止是接触佛法啊,就是以前上学时和工作中想自学点一点技术也是特别费劲。我想起我人生中第一次去一个寺院的念佛堂,我一进屋就像一个哑巴一样发不出来声音,干张嘴说不出来话,过了一会才缓过来。最后请了一本楞严大悲十小咒回来背诵,看来至今我也没能忏悔完这些粗重的业障啊。
打坐对着佛像诵晚课,回来接着写,还是上不来气,这口气闷得太难受了。倒也习惯了,所谓久病成医,毕竟人是活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诵完晚课,多多少少脑袋没那么糊涂了,我忽然想到为什么不诵诵楞严咒呢?今天都已经撑了一下午了。
果然还是楞严咒有用啊!只诵了一遍,还没有等诵完,身体马上就不紧了,这种感觉很明显,再次回到座位上,久违的一次深呼吸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实在是太舒服了!如今这一口正常的呼吸都像是宝贵的金子一样!过了一会儿,这种不舒服感转移到心脏的外侧了,难受得不那么厉害,我暂时就不管了,毕竟心口不闷,能上来气,不影响我正常地思考经文。我感觉早上是7点钟左右会有一波不舒服,晚上8点过后一般就没事了。过了一会儿,慢慢就消散了。
这段经文和“色阴虚妄”那段有联系,可以对比参考一下。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事情就会分析出了两个结果,“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这些推理和论证啊,终究是躲不过去的,只是死记硬背而不研究明白的话,复习时就容易忘,哪句没明白就忘哪句。“五阴虚妄”中推理论证的部分还没理解明白,就开始了“六入虚妄”,可是什么是“阴”,什么是“入”啊?
阴者盖覆义,盖覆真性故。新译为五蕴,蕴者积聚义,积聚有为故。今欲解释,须取二译,其义方足,谓积聚有为,盖覆真性。
梵语钵罗吠奢,此云入,亦云处。入有二义:一为能入,以能入尘取境故;二为所入,以为尘入之处故。按本文吸此尘象,当以吸入为义,即吸入六尘之处,故又名处。他经色心开合无此科,本经以根中不生灭性,即首楞严定体,亦即如来成佛之密因,修证圆通,下手所依之处,故特加焉。
又搜索到五阴的解释如下:“色阴”是指色法对于众生的覆盖;“受阴”是指感受(五根对于五尘的感受)对于众生的覆盖;“想阴”是指第六意识的思维分别,对于众生的覆盖;“行阴”是指第七识的相续生灭念,对于众生的覆盖;“识阴”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广大识性,以及其中的习气种子,对于众生的覆盖。
又一次碰到了“八识”,我不懂唯识,总是想避开“阿赖耶识”这个词语,这个词语太抽象了,我更喜欢大海、虚空、树木这些自然界中的比喻,在观想的时候有所依托。
回到经文上,“色阴虚妄”那部分论述“狂华”从哪来?从“空来”还是“目出”?“眼入虚妄”这部分研究的是“眼根”吸“明暗二尘”后,虚妄地有了这么一个“见性”从哪来?是“明暗”、“根”还是“空”呢?
“狂华”和“目眚所成”的“圆影”是相似的,在今天的这段经文中也叫“瞪发劳相”。这么一对比啊,我忽然注意到似乎在很多举例中都要使用这个“空”或者“虚空”,比如“识阴虚妄”里的“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我很喜欢“虚空”和“大海”这样的比喻,你看这世间的一切都是被这些虚空所包裹的,甚深广大没有边际。一说到虚空,就想到识阴;一说到识阴,还会想到心田;一说到心田,还会想到撒满了种子。
如果问我这个“狂华”和“见性”从哪来的问题,我可能会回答:“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也不知道从哪来。"我想象中自己和自己对话,那么另一个自己就可以这样问:“你指的是从空来吗?”我说:“是的。”然后另一个自己说:“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然后我便“茫然不知,是义终始。”
这里的“空”可不可以类比为“识阴”中的那个虚空呢?那么可以把“根”比喻成心田里有一颗大树吗?它根系发达,生长了很久很久。
讲义中的解释如下:“若说眼入,从空而出,则以空为见之根,出来时,前瞩尘境万象,回归时,应当自见其根;当然不能见。纵使能见,乃空自观,何关汝眼入之事?”
我想了又想,也没能随顺理解这些法义,但我记住了经文结尾的这句:“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