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圣陶和夏丐尊先生合著的《文心》用故事的体裁讲如何学习写作。书中每个故事都独立成篇,作者将抽象的写作知识和青年的日常生活巧妙地融合,读来颇为耳目一新。
这部书是为中学生学习作文而写。窃以为自己年岁虽长,作文大抵只有中学生水平。取来看完,收获颇多,遂记于下。
1 读书的过程是学习和体会前人的经验的过程。前人的经验分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内部经验是作者的感受,不同的去读同一部作品,感受到的可能不同。
2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位置词性会改变。
3 作文是生活的一个项目。写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写作。写作来源于生活。
4 写作时在承接和转折处要尤其注意用词。要注意转折前后的意思,选恰当准确的词。
5 读书要力求经济。书柜里要有工具书比如辞海,好的小说,诗词集,经书和史书等。
6 文章常见毛病:用词不当;意义不完整或重复或啰嗦,或于主题完全不相干;前后不连贯,不照应。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用词用语恰当,每一句话意义完整,不累赘,互相连贯,彼此照应。
7 游记的写法两种,一是记叙二是描写。记叙是一个路程图,描写是一幅风景画,需要细致准确的观察,选择准度和精度高的词。描写比记叙远有感染力,也更见功力。这需要我们平时随时随地的观察,获取真实的印象作为写作的素材。尽量少用或不用空洞的形容词,比如美丽,漂亮,有趣,悲痛等。要用像画家那样一笔一笔勾勒描画出你看到的想到的,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怎样美丽怎样漂亮怎样有趣怎样悲痛。除了风景描写还有人物描写,包括外貌,动作,神态等。
8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意。不要把书读呆,读有字的书以外,更要留心去读没有字的书。好书重读,每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9 从三个方面看文章好坏:一是文法有无毛病。二是用词是否适当。三是思想的新鲜,丰富。思想需要终身修养提高。文法和词汇水平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平时每遇到一个词,可以找它相同相近的一串词,并加以比较区别琢磨相同与不同点。词汇因地域或者阶层的不同会有所区别。使用时要各得其所,才亲切有味。比如方言,口语和书面语。
10 写作与解题有相通处。文章的主题相当于数学题目中的结论,材料相当于条件。解题需要一步一步从条件推理到结论,作文则需要把材料与材料合理布局搭配,不能胡乱堆砌。与绘画相比,绘画需要背景来衬托主题,写作也需要诸多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行动。
11 记叙文的本质是叙事,叙事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是通过叙事表达作者获得的一些人生意义和体验,叙事是手段。如果叙事的中间穿插了议论,那叙事就成了论据。小说一定具有暗示的力量。因为现实生活真实的事件不可能完全包含作者可以寄托的意义。所以小说的作者通常会根据经验,需要去选择人物,布置节目,创造故事。虽然这样的故事不是真实的,但这些组合的元素却是来自于生活的体验。小说是最真实的故事,但不是一件事情的记录。
12 读书笔记是前人读书时的心得体会集合。关于经史子集的一般称为XX笔记,或者xx随笔,xx录。关于诗词的一般称为“诗话”或者“词话”。读书笔记的材料可大可小,小到一个字,一句话,大到整个篇章。读书笔记是读书的一种判断,属于议论文。读书笔记不需要词藻修饰,以简短朴实为宜。
13 文章的组织布局可以分为“起,承,铺,叙,过,结”几个部分。原则有三:秩序,联络,统一。所有的材料排列成适宜的次第是“秩序”;从头到尾顺当地连续下去是“联络”,通体维持一致的意见同样的情调是“统一”。组织的方法是不断地回问自己。
14 习作是创作的基本功。习作有了相当的程度,才能谈到创作。不要好高骛远。
15 鉴赏之前先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缘起以及与这作品有关联的事件。鉴赏的本体是“我”,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才有可能和优秀作品的作者产生共鸣。真正的鉴赏是一种“玩”。所有的玩都是走心的。把“玩”是一种高境界。鉴赏的“鉴”有看的意思,看的层次有三分是“见”“视”“观”。“见”是表面的事情,“视”是知识思辨上的事情,如视察。“观”是整个心理活动,比如“观念”“人生观”“世界观”。鉴赏要达到“观”的境界,才算得上亲切领略。鉴赏可以从反面做起,发现一些文章的毛病和缺点。日日与病人接触的医生更能知道谁是健康的人。
16 文章风格由内容与形式的比例分为简约和繁丰;由气象的刚强与柔和分为刚健个柔婉;由词藻的多少分为平淡,绚烂;由检点工夫的多少分为严谨和疏放。
读完写完,仔细玩味,是不错的味道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