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边疆杂记#3月31日

#边疆杂记#3月31日

作者: 五斗米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5:32 被阅读199次

        三月的最后一天,我到精河看望维吾尔族亲戚家的三个娃娃。

        从博乐到精河90多公里,沿天山北麓,一路戈壁、田园、沙丘交替。午后阳光温暖,漫天微微沙尘,透露着北疆春天的气息。一株株戈壁上的梭梭,一排排田园中的杨树,一群群沙丘间的红柳,在干枯的树梢尖上绽生出一层鹅黄新绿,让人格外欣喜。

        路过五师83团区域,远望平原上葡萄园藤架齐整,冬翻后的棉花地即待开耙春播,蜇居一冬后的人们,将要开始忙碌的春天。

        下午七点,到达福利院,与亲戚家三个娃娃见面,聊天,一起吃饭。明确结对后,上周我便来过一次,这已是第二次见面,所以不算陌生了。

        上初中的姐姐再娜甫,很懂事也很讲礼貌,因小学上的民语班,汉语水平还不算高,有时交流还需反复需比划。上小学的妹妹祖木热提非常乖巧,从小上汉语班,汉语水平不错,交流比较顺畅。幼儿园的小男孩达尼亚尔四岁,刚开始学汉语,只会简单的汉语问候,我用带来的玩具才把他吸引到身边来,抱一抱,逗一逗。他一会儿又跑出去玩儿了,小家伙很机灵很可爱!

        晚上,去了趟精河工作队,看望援派队员们。他们刚好利用周末在开展夜学活动。大家谈了到精河一年来工作生活的体会和感受,听后深有共鸣。工作队员们来自襄阳、荆门两地,有党政干部,有老师,有医生,有60后,有80后,以70后为主体。这个年龄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正是老人离不开,孩子最需要的时候。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大家从万里之遥来到边陲之地,要克服家庭生活的诸多困难,更要面对工作环境、职业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挑战,加之气候、饮食、生活习惯及重返“单身”等种种不适,实属不易。

        让人欣慰的是,精河工作队员们精气神很足。居家生活多年之后,因为特殊的使命,大家在边关异地重新过上了集体生活,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互帮互助互相鼓励,在集体中成长,在携手中奋进,在坚守中奉献。这样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厚重财富呢!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朋友圈晒出的美丽风景,其实隐藏着不能说道的特殊艰辛;亲友联络时的轻松笑语,只是装作忘却了黑夜醒来的深深孤独。或许,这段旅程不一定冠之以伟大,却一定凝结着援友们及其身后整个家庭的勇气、坚守、付出。

        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实现这一总目标,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努力与付出。而在“三期叠加”尤其是“干预治疗阵痛期”到来的我们,恰好是置身于这个代际之中。对此,每个援疆人应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准备。

        晚上回来,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已经集体进入梦乡。春风轻拂的夜晚,愿所有异乡人或离家的人们,都有好梦!

相关文章

  • #边疆杂记#贝乡垦荒人

    贝乡垦荒人:从此他乡成故乡 返回博州第二天,便再次来到贝林哈日莫墩乡,这次要呆二十天。 早春开始回...

  • #边疆杂记#3月31日

    三月的最后一天,我到精河看望维吾尔族亲戚家的三个娃娃。 从博乐到精河90多公里,沿天山北麓,一路...

  • #边疆杂记#夜宿贝林乡

    到达贝林哈日莫墩乡,刚好傍晚7点。 一路相伴的夕阳,在远处雪山依依不肯隐去。皑皑雪原上,一排排榆树...

  • 边疆

    那么辽阔的土地呀, 那么粗犷。 就让我倒在他的臂弯, 尽情地打鼾, 日月星辰扭转, 一觉就是地老天荒。 那么炙热的...

  • 边疆

    金戈铁马,踏破残阳如血, 战鹰火箭,密如繁星涌月。 钢枪刺刀,百步穿杨闪亮, 万里边防,金汤铜铸无缺!

  • 边疆

    黄沙古道硝烟散, 白雪新月照关山。 红柳胡杨时时有, 绿洲重现旧河山!

  • 边疆

    -、壹 当陆长君再次踏上通往御花园的那条青石板路上,已经是她和萧凌相识的第八个年头。 已是入夜时分,夜风轻柔,吹动...

  • 边疆

    有些人,注定生来不凡。纵是不拘一格,便是天降的人才。 双手握不住寸长狼毫,抚不了素琴,绘不来丹青,三言几字顶破了天...

  • 边疆

    你好自然

  • 边疆

    马驰赛惊鹰 漠沙若封冰 他日凯旋归 烈冢可封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疆杂记#3月31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kx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