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杂记#夜宿贝林乡

作者: 五斗米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1-20 02:23 被阅读609次

        到达贝林哈日莫墩乡,刚好傍晚7点。

#边疆杂记#夜宿贝林乡

        一路相伴的夕阳,在远处雪山依依不肯隐去。皑皑雪原上,一排排榆树孤独地耸立着,余辉昏黄,田垄静伏,四野旷远,一派北国的安宁暮色。

#边疆杂记#夜宿贝林乡

        贝乡街道不长,房屋错落,屋顶街侧冰雪厚积,傍晚除了偶尔路过的车辆,没有一个行人。也是,零下二十多度,又近天黑,谁不是躲在家里猫冬呢!

        在乡政府的简陋会议室内,同志们热情地给我介绍了乡里的情况。

        “贝林哈日莫墩乡”为蒙古语,意为贝林王居住的地方,在博乐东部,有汉、蒙、维、哈等10个民族,人口不多7700多人,下辖决肯、托森哈夏、乌日木则格得等13个农业村和1个牧业村,是典型的农牧小乡。由于人少耕地草场多,人均耕地达17亩,牧民人均面积5700亩,种养殖收入较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万元,是居于全州前列的富裕农牧乡。1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达10万元以上,其中百万以上收入村有3个,50至100万的村有6个。

        听后甚是感慨,贝乡物产丰饶,可比内地很多地方富裕呀。向乡里的同志们了解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后,已近八点。

      到乡政府周转房,放下了行李。未来几个晚上,就在这里寄宿了。

        乡里的同志陪同我夜访决肯村。维吾尔族同胞乌斯满江家,90年代的老平房,整齐,简洁,毡毯平整干净,室内暖意融融。我们一行围坐在炕上,聊天,喝茶,抽烟,啃馕,吃羊肉手抓面,饮食简单,原味醇厚,十分可口。

#边疆杂记#夜宿贝林乡

        乌斯满江纯朴敦厚,是当地的种养殖大户,种棉花、大棚蔬菜、无花果,养羊,每年收入甚丰,已在村口盖了一幢别墅,准备今年搬家。家里两个小孩,老大是儿子,参军转业在南疆库尔勒工作已成家,老二是姑娘,在天津上大学。一家人的日子可谓过得红红火火。

#边疆杂记#夜宿贝林乡

        在乌斯满江家炕头了解到了一些当地乡亲的生产生活情况。

          一是人少地多机械化程度高。村里人平耕地多达20亩以上,每户达七八十亩,有的加上承包的村集体耕地达百亩以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基本以机械化作业为主。

          二是收入相对较高。乡亲们种植棉花为主,亩产400公斤左右,每公斤收购价含政府补贴6.85元,亩毛收入达2700元,减掉种子肥料农药机械人力成本1400元,每亩纯收入达1200~1300元左右,若有百亩耕地收入可达十多万。

        三是年轻人是种养殖主力。因农事机械为主,农活不太劳累,收入又较高,村里年轻人愿意在家从事一定规模的种养殖,凡是规模大的多是年轻人。乌斯满江笑称,村里平常穿得整齐光洁的多是年轻人,因为承包地规模大机械多收入高又没有什么体力活。反倒是年龄大的规模小体力活脏累多,穿着难以光鲜。

        四是农牧民也进城了。贝乡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已在博乐城区买了房,冬天住在贝乡农村的乡亲只有百分之二三十,主要是一些条件弱点的家庭,或种养大户需冬天看护大棚或牲畜的。

        五是贝乡村民医疗保障、教育保障较好。乌斯满江说在乡卫生院住院,交200元钱押金出院医保抵扣后有时还有结余。医保个人缴费部分条件好的村会为村民代缴大部分、个人出得少,乡里幼儿园、小学教育全免费,乡里有一所小学340个孩子其中寄宿的130来个,条件都不错,决肯村幼儿园12个孩子有三个老师。

          这些情况,有的与内地相似,有的与内地有别,也许不完全精确,但对于我这样的初到者,确实很有意义。难得的围炕夜话,笑语殷殷,收获满满。与乌斯满江话别,他邀请我春夏再来,因为这里是博乐最美乡村,美得狠!

        回程路上,冰天雪地,夜色漆黑,灯火寥落,乡村沉寂。十点半,赶到乡边防派出所开夜会。

        贝乡之夜,真是寒冷却充实!

相关文章

  • #边疆杂记#夜宿贝林乡

    到达贝林哈日莫墩乡,刚好傍晚7点。 一路相伴的夕阳,在远处雪山依依不肯隐去。皑皑雪原上,一排排榆树...

  • #边疆杂记#贝乡垦荒人

    贝乡垦荒人:从此他乡成故乡 返回博州第二天,便再次来到贝林哈日莫墩乡,这次要呆二十天。 早春开始回...

  • 冬·乡

    春秋百战国, 十原长乡骨。 战士马上死, 孤魂夜宿城。

  • 《夜宿铁林寺》

    桑浦山上龙泉岩, 岩上铁林颂禅经。 夜半月照俗世客, 甘坐树下求安宁。

  • 忆乡杂记

    快中秋了,学校给发了俩月饼,一甜一咸,我喜欢甜的,拆开包装袋,吃着核桃枣蓉味的月饼,我突然很想念700公里...

  • 乡中杂记

    近乡情更怯 辗转夜难眠 庭院菁草深 方寸炊烟升

  • 喃乡杂记

    /淑英说:“春天是我们的”/ 巴金《春》 你知道春天的景是怎样的一番美丽吗?我只见过眼里的春天,却无法体会到淑英...

  • 乡山杂记

    雨后,踏着田间青藓微泛的土埂,去山中做客。 无雪的冬日,田间地上都抽出许些嫩绿的草芽,顶上还抱着晶莹的雨珠;零零碎...

  • #边疆杂记#3月31日

    三月的最后一天,我到精河看望维吾尔族亲戚家的三个娃娃。 从博乐到精河90多公里,沿天山北麓,一路...

  • 七绝.读南宋戴复古《夜宿田家》诗有感作(新韵十二齐)

    身在江湖着旧衣,山行雨路困黄泥。田家夜宿蛙声乱,鸿雁乡书不可期。 附戴复古《夜宿田家》诗——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疆杂记#夜宿贝林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ez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