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话
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一句话概括:流行的要素以及如何引发流行
书目结构
- 流行三法则
- 一些案例分析
- 结论
流行三法则
本书所认为的流行三法则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和环境威力法则
大致意思为,一个产品或者想法(可以扩散的流行的任何东西,实体或者虚构)要流行起来,必须要有一些个别人物,他们独具慧眼,可以看到这个产品或想法的特别之处,在一个恰当的环境中将这个产品或者想法引爆。
这三个因素的基础,我觉得是附着力法则。就是你的产品想法本身是了不起的。其次是环境威力法则,最后是个别人物法则。
以下笔记根据本书的目录结构来整理。
个别人物法则
这里的个别人物,作者认为有三种角色或者说三个维度很重要: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三个维度:个别人物同时拥有了这三种了不起的角色,才成为了引爆流行的中的第一个要素)
-
联系员
这些人把我们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把我们引入社交圈子,这些我们再生活中非常依赖的人,就是“联系员”。他们具有把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天赋。
我大概理解了下这里的意思:他们什么人都认识,并且可以联系起来不同领域的人。
但是这种认识并非是刻意的认识。而是可以自然而然的与身边的人交谈,在和对方产生社交关系的时候,内心是乐意的并且会觉得遇到的是很棒的的人,像书中的一个标题“我遇见了最棒的人”。如果在交谈中你无意透露了自己的生日,他们会记住并在你生日的时候寄给你一张贺卡,这举动在他们看来,是平常且热心的。他们社交没带有目的性。
这里生的社交关系其实是一个微弱关系。认识的人多只能说明社交能力很强。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利用起来这些微弱关系的联系员,他们才属于社交能力不同寻常的联系员。
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微弱关系有着强大的威力。并且举了个小例子:
在你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找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那些人际关系都是泛泛之交。
口头信息传播是从这条链的某个关键点开始的,这个点就是有人把信息传播给罗杰·霍肖(类比联系员)这类人的那一刻
一个问题:谁把消息传播给了罗杰·霍肖?除了他自己是信息源之外。
- 内行
指专家。对某类事物绝对内行、绝对专家的人。
他们并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更不是仅仅关注尽可能少花钱买咖啡的办法,而是一旦发现了这种办法,他们就想把它散布出去
(不是很认同上面这段可能是因为,在当代社会下,内行们已经很少去主动发布消息了,知识付费时代中,任何一个内行所拥有的专业技能大多数都不会去主动散布。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考虑,内行们通过收费的方式,散布了这些消息,这样想的话,和文章本质的意思没有冲突,并且看起来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情况)
散布出去的对象很重要,如果你的身边恰好有内行并且你们是朋友,如果你最近恰好在这位内行熟知的领域中焦头烂额。这消息传给了他后 ,这位内行朋友会不留余力的帮助你。你一定认可并且相信他们,因为他们是内行。
在社会潮流中,内行们就是数据库:他们为大家提供信息。联系员是社会粘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
内行传播信息的威力:当一个联系员向10个朋友推荐洛杉矶的宜家旅馆,其中可能有5个人会采纳他的建议;而一个内行可能只向5个朋友推荐这家洛杉矶旅馆,但是要他介绍地引人入胜,这5个人就很有可能会接受他的建议。
- 推销员
这一类群体的作用是:如果人们对传来的信息并不相信,他们就有能力说服大家。
他们身上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他们朝气、蓬勃、魅力、可爱
书中提到了一个对象,类似于房产公司或者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他们在与客户的对话中,总是能创造出无数关于客户的可能性,指为:如果你不买保险/房子,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类问题的对话中,他们总是侃侃而谈,对你的回答总有反击的理由,说到最后让你心动。
他们有超强的不让你反感的说服力,在你没有察觉到的时候思维就悄悄地跟着他们走了,并且乐在其中。
这就是引发流行的第一要素:个别人物法则。
这个词说起来可能会有些过于生冷,但是我们生活中常常有这些人。比如:在买水果、买化妆品、或者买衣服以及订阅一些信息等,除了自己的方向判断之外,大部分的信息源来自于谁?其实也就是身边很喜欢吃水果的朋友、美妆博主、时尚博主、行业博主等。他们就属于个别人物法则。
那么这里,也要抛出来流行的第二要素:附着力因素。
这词听起来仍然过于生冷,这样解释可能会好一些:为什么个别人物会推荐一些特有产品、信息给你呢?这些产品信息是不是有什么独特之处?
附着力因素
三个个例子来将这一点。广告创意、儿童电视节目的创意、打破伤风疫苗的学生比例上升原因。
- 金盒子
这个例子的大致为:有一个公司要做一个广告,有两个人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一种是:直接在媒体的杂志页直接打广告,像用户展示;另一种方案是,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在杂志上做一个用户可参与的创意性广告,在杂志的不同页码藏一些金盒子,让用户去找,找对了之后有奖励。
第二种方案使得这个产品的宣传大获成功。
产品曝光的方案就是附着在这个产品上的因素,即包装和曝光。独特的包装和曝光方式,可以让产品与众不同。
- 芝麻街
有一个TV工作者,想做一款儿童电视节目,以帮助儿童获得学前教育。吸引儿童的关注,是这款电视节目成功的关键。但是,如何获得儿童的关注呢?
参与电视制作的人员开始召集一些小朋友进行测试,播放一些提前准备好不同的节目,观察并记录儿童在观看过程中的表现。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发现以下几点:
- 要做剧情以及人物精简的电视节目,儿童需要理解。
- 让电视节目可以和儿童产生互动,儿童需要参与。
- 试着去重复内容,儿童的理解是快速变化的。
最终制作出了《芝麻街》这个儿童教育节目,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其实可以类比一下现在小朋友或者以前我们小时候看的电视节目,它们是怎样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的?是不是和《芝麻街》有相似之处?
- 打破伤风疫苗
调查人员给在校学生分别发了两种不同的宣传手册去宣传破伤风的危害,让学生们积极去打破伤风疫苗。两种不同的宣传手册为:一种手册的配图用了刺激的破伤风危害图片,给学生传达破伤风的危害;一种就普通平常的讲了破伤风的危害。
结果发现:这两种宣传手册下对应的打破伤风疫苗学生的比例是相同。
后来,调查人员重新改了宣传手册:一种上面表明了医院打破伤风疫苗的具体位置以及疫苗接种时间;一种则没有。疫苗比例有了很大的不同,有地址的明显高很多。为什么呢?
发起预防破伤风流行所需要的不是铺天盖地的新信息或额外信息,而是让学生们知道如何把破伤风一事合理的安排到自己的生活里。一旦建议变得实际而且符合个人需要,他就会变得令人难忘
除了附着力因素之外,引发潮流另一个要素也非常重要:环境威力法则,时间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其他环境因素。
环境威力法则
这部分例子想想其实很好理解,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营销案例少不了的一部分。当然作者的角度是多样的,可以供我们多方面思考的。
- 环境威力法则1
整治地铁涂鸦和逃票现象平息了纽约地铁里的犯罪潮,这是因为犯罪人群对环境透露的细微按时极度敏感。我们的社会总存在这样一些不起眼的信息点,但镇邪点正事群体效应的引爆点。
流行潮同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条件等环境密切相关。
环境威力法则的意义在于我们对于环境的改变不只是敏感,而是极度敏感。
环境威力法则认为,哪些诱发人们不良行为的因素可以非常简单、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中秩序混乱的信号。
- 环境威力法则2
150,一个神奇的数字。要发起大规模的流行潮,首先要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程潮。无论是畅销书的朗诵会,还是企业生产的基本单位,要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最有效的人数不能超过150人
思想或者观念的传播可以通过无数小型的、组织严密的群体来实现
(疑问:为什么是不能超过150人,而不是最少需要150人呢?难道不是人数越多越好吗?)
150这个数字似乎代表了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如果我们想要让群体成为思想传播的孵化器,我们必须把群体的人数控制在150人以下,150是一个引爆点。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字,群体统一观念、一致行动的能力就会出现结构上的障碍。
为了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流行,你得首先发起许多小规模流行。
而这个小规模的流行,最有效的人数最多是150人
个案分析
这部分作者列举了几个例子来更加形象的分析前文提到的流行的三法则。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个关于“吸烟流行潮”的例子。
“吸烟流行潮”的例子很新奇,它不是像商品广告一样,来解释如何让你的烟流行起来,而是从“开始吸烟”到“上瘾”这一过程来类比流行潮的过程,从而达到希望帮助烟民戒烟的目的。其实是看似和流行毫无关联的例子,但是作者从流行三要素剖析后,确实给了一些建议,虽然这些建议是否有用不得而知。
- 吸烟的诱因
男性朋友可以想一下,你开始吸烟是因为什么?是真的想吸烟吗?大多数人开始的吸烟之旅是不是你身边的朋友等人开始吸烟后,你效仿他们或者他们说服你来吸烟?
这里提到了“个别人物法则”,你效仿的“别人”或说服你的“别人”指的就是个别人物,他们很酷或者与众不同,又或者你想融入他们,总之就是这样一群人,让你也开始吸烟。
文章里提到了几点点很有趣:
他们并不是因为吸烟才性格前卫,而是因为他们性格前卫才吸烟
吸烟本身并不酷,酷的是吸烟者本身
作者根据一些研究证据提出了以上的观点。这些人他们之所以成为引领你“上瘾”的人物,是因为他们本是个别的,有性格的。
- 附着力因素
在这部分,作者提到了两个不同的观点:传染性、附着力。
传染性很大程度上是信息传播者的作用之一,而附着力从根本上说是信息本身所拥有的特性。
更形象一些,个别人物比如“推销员”就是信息传播者,他把吸烟这一行为传染了你,但是你是否吸烟成瘾,根本上是取决于烟自身。
接下来要写的这些,试着要说明为什么有些人吸烟上瘾,有些人吸烟不上瘾(随意停烟,随意抽,停烟没有产生不适感),
一个调查:对于上瘾的几率,大多数取决于吸烟者对第一次吸烟的感受。
一个重要的原因:基因,有的人对于尼古丁的耐受力很差,有的人却很好。
(写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想笑,但并不是说一个人的吸烟量完全取决于基因)
上面这段实在在这部分出现实在是太突兀了,其实作者就是想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哪里去中断吸烟的上瘾过程呢?是阻止个别人物的传染,还是减少吸烟的附着性使吸烟者变成chippers(吸烟不上瘾者)?
- 如何挫败吸烟“推销员”的企图
这部分是来解答上面引出的第一个问题:能否阻止个别人数的传染来达到阻止上瘾的引爆点?
blablabla(作者说了很多,意思是不太现实,这种方式没有什么效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具体看一下这部分的论证举例,还是很有意思的,主要是从青少年发展的环境、性格定个体来说明的
- 找到吸烟流行潮的薄弱点
这部分是来解答引出的第二个问题:能否减少吸烟的附着性来达到阻止吸烟的引爆点?
(答案当然是yes)
blabla(作者又说了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具体看一下)
简单来说,吸烟者对尼古丁上瘾不是一个线性发函的过程,而是上瘾也有引爆点,当尼古丁的含量累计到一个数时,这个点就引爆了。
作者得出的结论:尝试与上瘾是两件完全不相关的事情。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阻止尝试,而是确保尝试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即有一种更加安全的吸烟方式,让吸烟变成一种更加安全、更加不易上瘾的行为。
嗯,写这个例子出来并不代表我认同作者的结论,而是作者分析的方式真的挺有意思,完全根据自己的法则去延伸,并且提出了一些研究和调查数据,让整个分析过程变得很有说服力,这种方式还挺值得学习的。
结论
想要发起流行,就得把资源集中在引爆点上。
换个视角看待这个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的世界。
只要找对了一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必然能够动起来。
这个引爆点就是作者所提到的三个要素: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环境威力法则。其他的因素,就去他的。
敢于改变,去创新,不要一成不变。
2018年第一本看完的书,就到这里了。
看完之后可能并没有让我行动在短时间内发生质变,但我的想法有种焕然一新的变化。
无论是提出的观点、还是写作的方式,都值得吸收。非常佩服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有迹可循的法则,虽然一时之间我们还没有很大的能力去践行,但是重要的是,看待事物的眼光变得稍微开阔了一些,思考的方式也全面了一些。
这样的收获也是非常大的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