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力量

作者: 欣婷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21-07-05 05:25 被阅读0次

    读经典,哪怕只读懂一句话,都是一辈子的启发。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经典里有从政之道,有为人之道,甚至婚姻家庭育儿知识,“善为道者”能“浊以澄”而“不莹”,能“敝而新成”。

    读道德经,感悟道是缥缈的,“无形不状,无物不像。”道是一个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无法用我们常规的视觉,听觉,触觉、来感知,它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只能用概念来解释,只能用心灵去通达,连感官也无法体验,只能用身心去感知。但读的次数多了,我也慢慢对道就有了进一步认知:道其实是有自身变化规律的,只有掌握了道的规律,才能掌握事物的根本,看清其本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那么道的规律是什么呢?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诶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视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已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无物之象,是为恍惚!一切顺其自然。

    人有七情六欲,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所以会感到迷茫和失落,而圣人就像婴儿一样,不知何物为何物,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把灵魂和肉体合二为一,做到了心静明静无瑕疵,不必执着庸人自扰之。

    读经典,感悟自己的感悟,行走圣人走过的路,日积月累,不断体悟圣哲先贤的人生智慧。

    记得刚开始读经典,我曾选用过一套国学经典的书法教材,以为既能体验一下硬笔书法的学习,又能静心恭敬的感悟,由于没有注释,我需要经常拿起手机查译文,结果一翻看往往就忘记是在练字的事,看来《宋元学案·伊川学案》里的“人心不可二用”大抵就是这样的吧。

    我喜欢把经典里的语句结合自身现实,运用在生活中的样子,我觉得经典无处不在,不管自然科学 、社会学 、经济学 ……各学科等可以通过经典来阐述。

    比起道德经,我读的更多的是论语,为了拿证,差不多读了有上百遍吧,可是九年后都交给时间了,能背诵下来的已经很少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关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注册来简书,或许是为了学习吧,初来乍到就先自学吧,穿街过巷行走简村,走马观花不多时便开始发文了,为了追随日更的心,遇到什么写什么,随心所欲哪怕自嗨文也忙得不亦乐乎,好在后来开始效仿大佬及时复盘,学会回顾复习,你说你都能自学成才了,有没有收获到快乐?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友友开始关注你,评论区活动,你开始交往好友一起探讨怎么更优秀,为了获得更好收益,你还入会员了,天南海北聚一起越来越多,大家开始陪你共同成长学习,把你迷恋的时不时打开简书APP唯恐错过一条信息,渐渐你也开始在意荣誉,一个“奋笔疾书”或是“简书作者”足以感动哭了你,这难道不是喜极而泣?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没有几个友友关注支持到你,你也不生气,那你就可以算是君子了,这种感悟使你懂得了要适当介绍自己,多互动,多参加简书举报的各种互动,学会推销自己,学以致用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交往互动让更多的友友认识你,投稿专题让更多的组织发现你,于是收获了朋友,增长了收益,你是不是也会偷着乐呢!


    我是孩子王,诵读经典分享感悟我的见解最原始,最表层,最简单,如果你觉得有道理,那就常来坐坐,有空聊一聊,不知可不可以?



    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wv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