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08966/23a10d1c58b130d7.jpg)
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尽自己的全力,努力让自己活的更好,才不枉在这人世走一遭。
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去结交自己不喜欢的人......
时间久了,就形成连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强迫症了。
很多女人都知道化妆对皮肤不好,但还是有很多女人患有:化妆强迫症,没有化妆就不能出门。
曾有一篇报道,说一个20岁左右的女人两年未卸妆,镜子是她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就连睡觉也要带妆睡觉,最后变成50岁的肌肤年龄。
现代最普遍的强迫症:手机强迫症,简称“手机癌”。
现在很多人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手机,上班玩手机,下班路上玩手机,甚至上个厕所也不忘带上手机,每天与手机寸步不离,简直就是机在人在,机亡人亡。
还有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强迫症叫:囤积强迫症。
特别是女人,经常要“买买买”各种买,有事没事就会开始在网上购买各种有用或根本就无用的东西,家里囤积着各种用不上又舍不得扔的东西。
下面来看看,你的强迫症有几分?
请你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回忆自己最近三个月的情形,根据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是否总是感到自己做得不够好?
2.你是否做事总是很慢,以确保自己不会出错?
3.你是否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反复检查?
4.你是否看到别人做事情没做好就觉得别扭?
5.你是否无法容忍别人出错?
6.你是否总是在内心反复重复同一个观念?
7.你是否总是回忆过去的场景,并且无法自拔?
8.你是否总是喜欢追根溯源、穷思竭虑?
9.你是否总是反复做毫无意义的某个动作?
10.你是否有严重的洁癖?
11.你是否对于物品的摆放有严苛的要求?
12.你是否会有一些奇怪的原则,并且严格遵守?
13.你是否认为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是有强迫性的,但你无法阻止自己?
14.你是否认为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是有强迫性的,并且为此感到痛苦?
以上14个问题中,
如果你的回答有4个以上为“是”,那么你可能有强迫症倾向;
如果你有7个以上的回答为“是”,那么你很可能患有强迫症,
建议到专业机构做一下鉴定。
强迫症大概是日常生活中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心理学术语了,似乎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强迫症。
有些“强迫症”会让自身感到痛苦,例如:自己也不想每天洗一百遍手,无数次检查门窗。
有些“强迫症”自己不觉得痛苦,但会让他人觉得痛苦。
例如:自己每天洗一百遍手,也会让家人和自己一样洗一百遍。自己把东西摆成一条直线,也会要求家人和自己一样。否则家庭矛盾就会产生。
改善强迫症有种法则叫:“15分钟法则”,就是说,当你产生了某种强迫思维之后,为了消除这种强迫思维而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先别着急,停下来,不用太久,15分钟就行。
把这个反应的时间向后延缓15分钟,不过,这15分钟可不是什么都不做地干等着,找一些你感兴趣的东西,玩游戏、打篮球、看小说……什么都行!总之,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上面。
有人会说:“我实在是坚持不到15分钟,怎么办?那么,你可以将目标先定在5分钟,然后10分钟、15分钟,接下来是30分钟、60分钟……也许你不能立刻完成目标,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下去。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这样一个关于毛毛虫的有趣实验。
他将很多毛毛虫排成一排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让它们在花盆边上围成一个圈,不远的地方放着毛毛虫喜欢的食物。
然后,毛毛虫们开始动起来,它们一个跟着一个,慢慢绕着花盆的边缘走啊走,夜以继日,不知疲倦,没有一只离队,更没有任何一只去奔向美食。
它们只是单纯地跟着前面一只走下去,重复着毫无意义的事,最终就在美食旁饥饿劳累而死。
人们用毛毛虫来比喻那些一味跟随的人,把因无意义的盲目跟随而引发不良后果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效应在强迫症患者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但是,他们跟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之前的思维或行为习惯。
他们并不思考这些思维或行为的意义,只是因为习惯而进行跟随或重复,便加强了强迫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