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机智地和七大姑八大姨们谈笑风生真的是史诗级别的难题!
每逢寒暑假及大团圆节日,如果不接受一次亲戚们的顶级轰炸,那真的假期都不太完整。
细想一下,虽然我们每个人的亲戚不同,但他们对我们表达例行关切的主题都是一样的。
上学的时候主攻学习:XX,学习成绩怎么样呀? 班里排第几啊?要考哪个大学啊?……
毕业的时候主攻找工作:XX,工作找了没啊?单位怎么样啊?要不要考公务员呀?……
工作几年开始主攻婚恋:XX,对象找了没啦?什么时候结婚啊?对象家庭怎么样?……
真的,没几个姑姨们会去探讨现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聊一聊新媒体啊什么的比较新的工作类型,我觉得已经非常非常有想象力了。
就像高晓松在《奇葩说》里说的:“当诗和远方,与苟且对比时,苟且总是占上风的。”普通老一辈光苟且就得讨论大半辈子。
有时候之所以觉得烦人,主要是因为“苟且”本来就是一个“凡人”的话题。
除去“苟且”本身,讨论我们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心理动态,其实也有烦人之处。虽然有三种情况,但不认真的法则基本通吃!
01.别想太多,就没什么可聊的又想了解一下彼此近况
在互联网时代,一天一个变化,现在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大多都没年轻人对社会新现象了解得多。但大家难得一聚,总要问问各自的近况,就例行公事,问点儿大家都了解的“苟且”问题。
排除你想得到过来人的意见的情况下,这时候你千万不要认真回答,不要让话题延续更深,不要提问题,不然他们会觉得你十分感兴趣,想要他们的意见建议,姑姨们一定会极尽所能,和你从过去谈到未来,从山无棱谈到天地合。
“还行”,“就这样”,“先做几年”这些词适用于本场合,糊弄过去,反正他们也不是很在意你说的是什么。
02.亲人之间总能忽视属于个人的边界感
虽然是有第一种情况,但大多数亲戚们的问话都是真的想问的。在信息时代下,亲戚们知道你近况的渠道永远不会是佳节团圆日,通常在你被爸妈训斥的时候就已经传遍了。
所以当天的询问大多都是亲戚们的有意而为之,不要争辩,不要期待有人会站在你的阵营,要知道他们在集体讨伐你之前就已经统一战线了。
这时候,首先,伸手不打笑脸人,然后遁走打游戏吧。毕竟亲人们往往对于边界感这件事情一无所知。父母如此,亲戚也一样,你反击了就是过度敏感,那不如就放在心里,送一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03.一个人问别人问题,不是想知道答案,就是想给人答案。
第三种情况就是七大姑八大姨们乐忠于分享信息。亲戚问工作怎么样,无非就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已经谈了,就是纯粹想了解一下,第二就是想给个意见。没有人想给意见的时候会提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吧。至少是他认为自己有资格去谈这个话题。
这个时候若是分享个人经验还好说,最怕就是分享子女的。那目的就很明确了,就是想炫耀一番。这时候不用指望能听到什么有用的了。
毕竟哪个子女会和父母聊心酸事,长大后哪还会有子女和父母分享很多工作上的事,所以父母只能知表而不知其内在,以此推论在这段谈话中有80%是无用且十分糟心的信息。
所以拍好马屁就溜吧,别太认真,想了解,找当事人去。
最后,亲戚最终还是亲戚,虽然烦人但也有温馨,汲取温暖,对烦人之事,不认真是对彼此的放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