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月3日,因为有一肚子的话想说,我在简书发布了《危秋洁为什么会决然离去?我懂。因为我刚刚体验过那样的黑暗与绝望……》一文。
这可以算是我写得最为随性的一篇文章了,完全是想到哪写到哪、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什么讲究,也没有任何顾忌。
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反正我都经历过那么糟糕的状态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既然想写,就写吧!我手写我心,总好过口是心非、装腔作势。
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篇不过3000多字的随性小文,会引起这么多的反响和共鸣。
两天时间里,我收到了众多朋友的关心和问候。
对此,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曾经我一直认为状态不错、活力满满的几位朋友,坦诚地告诉我:他们现在也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孤独、悲伤、抑郁,充满了无力感和无价值感。
其中一位单身的朋友,甚至决定马上去寻找一位伴侣,以改善目前这种痛苦的状态。
这位朋友可能认为:她之所以抑郁和不快乐,是因为孤独,只要尽快“脱单”,她就可以重新振作起来。
到底是不是孤独导致了这位朋友的抑郁,我不想妄加揣测。我只知道:我有家人的陪伴,我并不孤独,但我前一段时间同样状态糟糕。
事实上,家人的陪伴,在我的体验中,是一柄双刃剑:既让你感觉有人可以依靠,也会加重你的愧疚感,因为你会为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为自己拖累了他们而不断自责——尽管这很可能不是事实,但你就是会莫名其妙地为之纠结不已。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我为什么会抑郁不重要,学会接纳现在这个抑郁的我,不逃避,不抗拒,才是关键。
【02】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写了一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的论文,他在文中比喻说,亚马孙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并把这个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
后来这个观点被人们推广为:一件表面看来毫无关联的微小事件,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变。
正如佛法所言: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我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可能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有可能是因为感冒没完全好还坐夜班飞机出游,之后又一直旅途奔波导致元气大伤;有可能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太急于证明自己,折腾了太多事情导致心力交瘁;有可能是因为一直作息不规律,经常晚睡导致气血亏虚……
如果了解精神分析,还可能是因为我童年时种下的某个遥远的、我早就遗忘了的心结,因为最近听到的某句话、遇到的某个场景而被触动,导致我重温童年的伤痛……
如果了解佛学,还可能是因为我前世种下的某个业力种子,在今天因缘成熟,开始显现果报……
总之,导致我变成现在这样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估计就算是佛祖再世,也不一定能完全说明白。
所以说,在这个问题上追根究底,妄图通过找到“原因”来解决“问题”,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我现在的状态,只是一种“存在”而已,并不是什么“问题”。
存在即合理,发生即最佳。这个世界上,其实不存在“应该”发生而没有发生的事,也不存在“不应该”发生却又发生了的事。
抑郁、缺乏活力,只是生命中一段特殊的状态,它既然出现在我生命中,就一定有它发生的理由。
从更本质上来说,抑郁、缺乏活力,只是一种生命状态而已,它本身是中性的,无善无恶,不好不坏。
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第一句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03】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因为太过辛苦,所以感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啊?”
王阳明听到薛侃的叹息,说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薛侃莫名其妙,因为他劳碌了大半天,铲除了很多杂草,还经常浇花,怎么能说是“没有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呢?
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直接点拨他说:“你呀,如此看待善恶,只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薛侃如堕云里雾里,更加不知老师在说什么了。
王阳明解释说:
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如果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就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反倒成了恶的了。
薛侃吃惊地问:“这不就是无善无恶了吗?”
王阳明正色道:“天地间的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好坏之分。它之所以有善恶,全都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
薛侃兴奋地说:“黄金是大大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
王阳明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不过,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薛侃摇头道:“那就是恶的了。”
王阳明又问:“粪便是善的还是恶的?”
薛侃肯定地回答:“那还用说,肯定是恶的。”
王阳明笑了:“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04】
抑郁于我,到底是好是坏?
如果我要一直保持自己“老师”和“导师”的身份,要始终呈现给世界一个热情、勇敢、自信、活力满满的形象,它当然是“坏”的。
但是,正是因为抑郁,逼迫我从之前的马不停蹄中停了下来,让我的身体得以调整和休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好”的。
在巴厘岛的那些天里,如果没有突然对一切失去兴趣,如果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兴致勃勃、兴高采烈,会不会现在已经大病一场了?
无处不在的无力感和无价值感,让我彻底放下了自己的优越感,真正体悟到众生平等——原来我也会如此脆弱无助,原来我也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我理解了之前一直觉得有些“奇怪”的人们。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如果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如果我希望真正点亮每个人内在的智慧,如果我希望面对和接纳真实的自己,经由“见自己”而“见众生”,抑郁于我,便是生命中至为珍贵的礼物和馈赠。
每一个生命,都走在该走的路上,抑郁有时,开心有时;绽放有时,凋落有时。
长夜过后是黎明。一次又一次向内看,一次又一次问自己,让我终于有所领悟:
抑郁本身,并不可怕,对抑郁的评判、抗拒、不接纳、急于摆脱,才是造成我们痛苦的根源。
过来吧,抑郁君!
过来吧,抑郁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