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带着儿子和姥姥出去玩,给我做了两天的思想工作,想要一起去,都被我拒绝了。
我想一个人在家里,看会儿书,发会儿呆,写会儿字,
再做一顿香喷喷的饭等着你们回来一起吃。
先生体贴地说,那你在家想我们了就打电话啊,我回来接你。
儿子乖巧地说,妈妈,我们走得不远,你要是想我们了,我们就回来跟你一起玩儿。
微笑在脸,温暖在心。
走得不远,可追可赶。
望着窗外,山就在脚边,跨过这座山,还是这座城。
从小,走过许多路,见过许多山,翻过一座山,寻思着下一座山。
母亲告诉我,山的那一边还是山,很多人心里的远方就是翻过一座一座的山。
家乡是山城,连绵起伏的山脉,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风景还是美的。
在农家人眼里,这样的风景再平常不过了。
母亲家,典型的偏远农村,山区的最深处,周围都是山脉。
从小,心中远方就是连绵山脉的尽头,村里远嫁的姑娘偶尔回娘家,会告诉她一些外面的情况,外面还是山,一座接一座。
母亲说,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出去干活要翻山越岭,走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去种庄稼。
翻土,施肥,播种,全靠一双手。
终于种下去了,要挑粪水去浇灌,都是山路,过不了车,也没见过车,靠的是两只肩膀,一来一回半天,一天,只能走两个来回。
盼着庄稼长高长大,随之而来的杂草也长起来了,除草施肥,一干就是一整天。
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一把接一把。
好不容易,庄稼熟了,可以收割了,去一天,收一次,所有的都靠手工。
一棵棵,一粒粒,珍贵得就像自己的孩子,生怕弄丢了。
遇到雨水充足,丰收的年份就有好收成,遇到天灾,就颗粒无收。
靠天吃饭,靠手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个家,能填饱肚子就算好的,但总也富不起来。
后来,政策开放了,胆大的人试着走出大山,去外面闯荡,有赚到钱的,也有灰头土脸回家继续干活的。
更多的人,一辈子没见过车长什么样,一辈子也没走出过那些山脉。
一辈子,守着山,守着家。
母亲那一辈,婚姻都是媒约之言,附近有谁家姑娘嫁出去,做媒将同村的姑娘也嫁过去很常见。
母亲就是这样被带到爸爸家,走过一串串的山路,再坐上大卡车。
卡车开在盘山公路上,再翻过一座一座的山。
爸爸家也还是山区,只是离城市更近了,路平一点,车多一点。
爸爸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幸而祖父是公社主任,日子还好点。
母亲生了孩子以后,照顾老人和孩子,甚少回娘家,她跟我说她都快不认识回娘家的路了。
后来,路修好了,车子也有了,有空闲了就回去与老人们相聚。
母亲走出了那座山,又走进了另外一座山。
现在,她偶尔会感叹,时代多好啊,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就可以听到几千公里,几万公里外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大活人。
以前,用脚才能翻过的高山,
现在,一张飞机票,再远的城市,就可以当天到达。
心里默念,愿母亲,身体健康,还有更多的好东西可以亲身体验。
渐渐长大,越来越靠近曾经心里的远方
小时候孩子多,心住在外面,一门心思往外跑。
春天去摘花,夏天去玩水,秋天去采果,冬天去滑雪。
好不热闹,好不欢喜。
小学了,想的是考个更好的初中,离家远一点都不无所谓。
上学了就变得安静了,认真起来了,不再疯玩,不怎么打闹,回家做作业,帮忙做家务,心里的远方是去县城练书,是模糊的。
去了好的初中,计划着考个最好的高中进最好的班级,不能回家也没关系。
心里的远方是去遍天涯海角,去最大的城市瞅一瞅,逛一逛。
高中学习更紧张了,梦想着考个全国前十的好大学,离开家乡,到外面闯荡。
心里的远方,更远了,目标也更明晰了。
记得写过一张纸条,至今还在,一个追梦的女孩,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
一切都如愿了,去了更大的城市,美丽的大学。
大学后,去了心仪的城市,遇到心仪的人,安个家,过一辈子。
踏实了,以为就这样一辈子。
由于家的原因,搬到了另外一座城市。
在这里,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有爱就是家。
年龄越大,越不喜欢往外跑,越想待在家里,安安静静。
当我安静地坐下来,回顾走过的路,
一直在追赶,朝着自己心里向往的方向。
这个方向,以前是没去过的远方,现在更多的想呆在家。
有爸妈在身边,感觉自己就还是孩子,爸妈不在身边,自己就是大人。
有爸妈在的家,特别安定。
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出门上班妈妈说早点回来,下班回家开门有妈妈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了家,有了娃,才知道,家才是最舒适安逸的远方。
走过再远的地方,最终落叶还是会归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