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理事会·自动投稿简友广场
1919年5月3日夜,这个房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究竟发生了什么

1919年5月3日夜,这个房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1-12-26 14:04 被阅读0次

易克嶷、匡互生等人在计划着围攻赵家楼的路线和行动方案。

许德珩和罗家伦一起在商讨《北京学界宣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并由罗家伦负责印刷几万份,准备第二天向游行队伍发放。

张国焘和邓中夏等人在讨论演讲稿;还有一些同学在裁制条幅,并书写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标语;另一些同学则把写好的标语用竹杆串起来,准备明天游行时用……

1919年5月3日晚,位于北大红楼一层东侧北端的“新潮社”编辑部里,“新潮社”和“国民社”的学生们,在结束了决定第二天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的学生联合会议后,群情激奋地聚集在这里,连夜购置布匹、赶制旗帜、书写标语。

“新潮社”是北京大学成立的第一个学生社团。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傅斯年、罗家伦、顾颉刚等学生也筹划创办一个杂志,向社会发表自己言论,宣传自己主张,从而影响文化学术、世道人心。1918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了《新潮杂志社启事》。启事说:“同人等集合同趣组成一月刊杂志,定名曰《新潮》。专以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为职司。不取庸言,不为无主义之文辞。成立方始,切待匡正,同学诸君如肯赐以指教,最为欢迎!”启事还公布了首批21名社员的名单。全体社员均为杂志的撰述员。杂志社下设编辑部和干事部两个部门,均为3人编制,任事者由社员选举产生。

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对这个杂志和社团非常支持,李大钊还在北大红楼图书馆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房间作为编辑部。“新潮社”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与《新青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与旧势力、旧传统、旧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与此同时,学生许德珩、易克嶷、高尚德等人成立了“国民社”,创办了《国民》杂志。“国民社”虽是一个中立的社团,但在五四运动中积极行动。“新潮社”和“国民社”成员罗家伦、易克嶷、傅斯年、杨振声和许德珩等都是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

在北大红楼一楼东侧“北大红楼旧址复原的五四运动筹备室”里,看着桌面上似乎还未干透的标语,墙边树好的旗帜,以及游行需要的铁皮喇叭、水壶等,眼前仿佛出现了1919年5月3日夜,进步学生们为了第二天的游行彻夜忙碌的场景。

相关文章

  • 1919年5月3日夜,这个房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究竟发生了什么

    易克嶷、匡互生等人在计划着围攻赵家楼的路线和行动方案。 许德珩和罗家伦一起在商讨《北京学界宣言》:“……中国的土地...

  • 下班了

    下班了,夜已深 却也不深 灯火通明,耀的睁不开眼 人声鼎沸,喧嚣依旧 或追赶,或奔跑 或欢笑,或嬉闹 日夜并无甚差...

  • 在简书的100万字生涯

    转眼就来到这个创作平台五年多了,这两千两百多个日日夜夜,很难说其中发生了什么,有时也不知道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悲欢离...

  • 房间里灯火通明

    水漫过金山念叨最初的签名,你比七斗多一斗哈哈哈,你也把它置于头顶天上有乌云影同行在我们的背面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

  • 离《家》出走的1931年

    1931年!哦,想想这一年的365个日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九一八事变,左联五烈士,徐志摩逝世,《家》问世……除...

  • 灯火通明,日夜兼程

    灯火通明的道路上,看到穿梭的车流,看到急匆的行人;路遇铁路上灯火通明的车厢,看到匆匆而过的人影;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

  • 究竟发生了什么

    周四晚上,女儿幼儿园老师发来信息: 昨天上午大钻告诉我她下午要去上舞蹈课,我很吃惊:真的?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她...

  • 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家好,我是主人口中的来福本尊。本来我以为的昨天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虽然大大小小的三个主人很反常地都在家,可天...

  •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副颓废的样子,两眼呆滞,不问不说话,他亲姨去世了,来吊唁,他就这样躲在角落里。 这不是那谁嘛!我怎么也不能和印象...

  • 终于可以发文章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19年5月3日夜,这个房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js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