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最近喜欢上了纳豆,我在超市里买了几小盒。
我之前知道纳豆,也听说过一些关于纳豆营养价值的介绍,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我要试试纳豆的味道。
儿子点名要吃纳豆,是因为在学校里同桌带饭带了一小盒纳豆,还热情地邀请了孩子一起品尝。孩子本来对食物的味道很挑剔,没想到这一次试吃却被成功种草。
看着儿子打开纳豆独立小包装盒,倒入随盒自带的酱油包和芥末酱,再有模有样地搅拌拉丝,最后混入白米饭大口吃得香,我很纳闷,这东西有啥吃头?
儿子舀了一勺米饭要我尝尝,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好吃”,我很坚定。
“你都没吃,你怎么知道不好吃?你不是总劝我要多尝尝不一样的食物吗?”少年反驳。
我确实鼓励孩子要接受多样的味道,好吃不好吃,要自己亲身体验过再做评价,而且还要知道这种评价非常个人化,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也有同样的判断。
“我猜的,不好吃”,我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不用猜,你试一下,就可以真得知道好吃不好吃了”,儿子又坚持了一下,结果我还是没吃。
很巧,今天看到心理作家黄团长的一篇文章,也说到了纳豆,他是在聊人开始有衰老迹象的一些表现,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再肯尝试新事物,保持一种固化信念。
黄团长认为,我们应该在舒适区之外做一些突破,信念上,行动上,比如:
1、从视觉上突破:试试去穿一些平时无法接受款式的衣服;换一个与过往风格完全不一样的发型;去看一些你并不喜欢的电影(当然要选择那些名品,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粗制滥造的次品上)……
2、从听觉上突破:试试去听听那些你平时并不喜欢的音乐类型,比如交响乐,不要急于下一个不好听的结论,那些著名音乐大师的作品之所以会受到那么多人追捧,一定有其原因;去听听那些与你不同的观点,不要急于反对,带着好奇,你也许会发现别人的观点也有很多很有趣的地方……
3、从味觉上突破:去尝尝那些你以前所不能接受的食物,比如榴莲、臭豆腐、日本纳豆等,这些食物有那么多人喜爱,总有其特别的地方……
4、从行为上突破:去做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当然是在合法合理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去世界各地走走,了解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文化,打开自己的视野,内心的世界自然跟着打开……
纳豆和衰老,并无直接关系,但是保持一个年轻心态,也许可以从尝试纳豆开始,当然,还有发型,还有我不曾体验过的服装风格,还有很多关于这个大千世界的不停探索和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