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而每次重读,又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当下,我们每个家庭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经典”读物,但我们读起来似乎又觉得有些困难,手里就像捧着一尊圣贤像一样,敬畏而难以参透。
听了樊登和韩鹏杰两位老师关于“道德经”的对话,才有轻松之感。正如樊登老师说:
我们看了市面上那么多《道德经》的书,很多都有一点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大家读不懂,觉得《道德经》是该读的,都听说非常好,但是光那个开篇第一章就吓坏了。人们说你懂《道德经》,那“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意思?你解释一下,就读不懂。而韩鹏杰老师把这八十一章逐字逐句地讲解了这门课,并且把它形成了《道德经说什么》这本书,全是口语化的讲解。
虽然身体不再鞠躬,心灵可以鞠躬同样,我手里也有几个版本的《道德经》,而且原著、注解、注音、讲读等形式都有,也参加了经典诵读,但真的未能开“化”。直到我们做了一期线下沙龙,仔细聆听了韩老师的前后贯通的串讲,心里就像有了一张“路径图”,才有了清晰的敬畏感:虽然身体不再鞠躬,心灵可以鞠躬。
韩鹏杰老师在《道德经说什么》这本书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条分缕析地为我们还原《道德经》的本来面目。在他的阐释之下,“无为”不再抽象,而变得具体可行;《道德经》不再高深,而成为了我们职场、家庭和人生的指南书。
韩鹏杰老师说,其实我们不管了解哪一本经典,有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论语》也罢,《孟子》也罢,《道德经》也罢,也就是要了解其人、其书、其道。
虽然身体不再鞠躬,心灵可以鞠躬那么,老子,何其人也?
韩老师说,老子这个人的职业背景,既是一个史官,又是一个教官。史官做什么呢,就是守藏史。所以,他掌管图书,掌管档案,见识广,智慧高。另外,就是在朝廷里面做这样的官职,朝廷里边那些大员们、周王室的子孙们,有问题都喜欢向他去请教,所以他又是一个教官。至此,书的内容就明白了,其实就是坐在对面的那些人问的问题,然后他给予的答案,目的就是要解决当时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说到书名和内容,韩老师讲得很有趣:这个书名它不得了,原来这本书没有名字,就叫《老子》,加个书名号就完了。后来,就有人开始琢磨这本书到底讲什么。发现其实这本书,别看有五千多字,可它翻来覆去就只讲了两个字,就是“道”和“德”。“道”字在这本书里重复出现了将近80次,只有5000字,你想这个比例不得了。“德”字在这本书里边也重复出现了将近50次。
问题最关键的,我现在还是这样认为——直到现在“道”和“德”两个字,依然是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两个字,依然是我们修身齐家,乃至于日常工作、日常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字。你发现了吧?我说了几次都是把“道”和“德”拆开来说的。
虽然身体不再鞠躬,心灵可以鞠躬听了这些,手中的圣人像忽然间“活生生”地来到我们面前。正如,也曾正襟危坐,口中诵读,但往往卡在门口,不得其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开章之序,以“道”提纲挈领,万物的本源即为道。
书中这样解释:“道”有两层意思:天道和人道。高的叫天道,就是本源、规律,这个是哲学层面的。低的这层叫人道,即方向、目标、规则、境界、边界、底线等,这个是领悟出来的。
那么,“德”又是什么呢?
韩老师说,“德”字更简单,大家自己写一下就清楚了。双立人,我们一起走在道上。
以前有一个偏旁,是多人行走的偏旁,就双立人上边还有一撇。后来这个偏旁,被走之旁和双立人所取代了,那个偏旁不用了,意思还在。
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一起走在道上,下面是个“十”字,遇到十字路口的时候怎么办?那不是四,那是目,那是眼睛倒过来。最早的目就这样一种写法,眼睛要盯着前面那个道,不仅如此,大家还要同心同德,自觉自愿地追寻那个道。德就是按照道去做,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不按照道去做就是失德。所以,这两个字必须拆开来,不能合到一块儿,所以,千万不要用我们现在“道德”这个词来理解《道德经》里边的“道”和“德”这两个字,那就太狭窄了。
虽然身体不再鞠躬,心灵可以鞠躬《道德经》这个书名的含义,就是说,你做任何事情都得按照道,把道放在德的前边,道在前,德在后,一切才能顺理成。
经典之为经典,是因为它充满了智慧,让我们在生活中“悟”,无论职位高低、还是贫穷富有,亦或妇孺老幼,读来便生智得道,一生受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
是的,“悟”,即“吾心”。有和无,最后还得落到自己身上,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读经典,是一种靠近,似乎有要上“道”的感觉,在想着:面对圣贤,虽然身体不再鞠躬,心灵可以鞠躬。
虽然身体不再鞠躬,心灵可以鞠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