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几位姐妹一起吃了便当,惠怡说这个便当不错,没有便当的味道。
没有便当的味道,这是一个特别的称赞和肯定。没有便当的味道,隐含的意思,它靠近家的味道,自己烹饪的味道。
姐妹应该是吃过很多便当,才有这样敏锐的分辨。我就不行,我最多只能感觉出,这一家便当比那一家味道好一点。我应该是一位分析型吃客。我不会单从舌头的味蕾传递给我的感觉下定论。
几年前第一次到台东时,公公与我们同行。抵达后,我们买了便当,炸鸡腿便当。打开便当盒,,一只超大的炸鸡腿。油炸黄的颜色并没有引起我的食欲,反而激起一丝抗拒。有种不敢吃的感觉。我的视觉胜过了我的味蕾。后来也庆幸我没有吃,因为吃的两个人晚上都拉肚子。
还有一次在一个便当店堂吃,我坐的位置可以看到他们厨房。不管端出来的菜多么热气腾腾,当我看到厨房地面那湿哒哒的一片,脏兮兮的模样,我就不想要在这里吃。我的视觉和我的联想再一次获胜。
还有一次吃到油菜花里面都是虫子,我也再不敢去那里吃。满脑子都是虫子,胃不适。
不是所有便当店都如此,但是从感觉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择好的就凤毛麟角。
犹记得在上海时,一位姐妹说上海的盒饭太贵,20块钱吃不到什么东西。同等价格,台湾买一个便当,至少里面是有肉,一个鸡腿、一块猪排什么等。
我没有吃过的时候,我只有听她说。但我吃过,看过后,我深深觉得我还是不容易对大块炸鸡腿下口。对于我而言,有没有一个大鸡腿,差别不大。因为我想象大鸡腿炸出来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美好。
后来有一次看新闻,一位女艺人来台,说要吃这里的便当,据说这里的便当好吃。我看到这个新闻时,内心笑笑,便当就是便当,还能好吃到哪里去呢?
这都是我个人的感觉,便当在这里真的太流行,吃便当的人极多。时间成本和自己烹饪成本,都比买便当高许多,所以便当对上班族,对不愿意做饭一族是很便利。
我现在还会常吃便当,但是尽量不去买大块肉的便当,也尽量不要去想这便当怎么做出来的。应付着吃吧。
便当罢,盒饭罢,都是应付生活,应付胃的一种方式。最好还是自己能够煮饭,因为吃的安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