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中国》小结

《乡土中国》小结

作者: Rudy_X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16:48 被阅读26次

         

       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即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是以私人为中心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之伴生的道德伦理等原则,也因这种差序性而产生伸缩。

        世代定居在乡土上的人们,由于土地的不流动,过着相对安稳孤立的生活,“日出而起,日入而息”,衣食自给,终老是乡。

      在乡土的熟人社会中,文字的作用被淡化,代之的是世代经验的传承。私人在家族和血缘的联系中,将人际关系扩展开来。乡土社会中的规则和分工,使得男女在生育指向的生理接触中,鲜有心理的沟通。流露真我的激情是被避讳的,道德上的保守沉淀成了男女情感上的隔膜。在乡土社会中,岁月静好不可知,现世安稳可寻。

        我认为,可能已经有人认为,一个社会的安稳,其必要条件是满足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需求。由于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得人们的合作成为可能。想要持续有效的合作,形成一系列大家默认的规则就成为必然。在乡土社会中,礼便应运而生。礼非契约,异于道德,关乎教化。

     “爱情,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觉的。”我不认同这种说法。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性本身是一种欲望,但爱情是有别的,它是一种社会需要。我认同“欲望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这种观点,尽管在现代社会,欲望承受了过多的贬损,而那些外加的升华不过是一张遮羞布。我觉得欲望是中性的,他根植于所有生命的基因中。所谓的“七宗罪”只是欲望不加节制的宣泄,而成之为罪。反观乡土社会,则是欲望被禁锢的一个影射面。欲望是有悖于礼的,合理的性欲难以满足,男女的激情胎死腹中。从欲望的角度来看,乡土就在这样的安稳中孤立、隔绝,成为人们口中的“乡下”。当一个人的温饱满足不了的时候,亲情是心酸的。当一个人的性满足不了的时候,爱情是心酸的。

        反观我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乡土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求学的十几年间,我始终觉得和现代社会有一层隔膜,也曾为出身于乡土深深自卑,可能也与我自身适应能力差有关。感谢费孝通先生对乡土社会的剖析,让我重新正视养育过我的那片乡土和教育我长大的那片文化。脑海中浮现《酒干倘卖无》的旋律,前路漫漫,我一直在路上。

by Rudy·X

2017.03.02

相关文章

  • 《乡土中国》小结

    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即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是以私人为中心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之伴生...

  •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2018.08.11 社科4号大厦.沈阳梦想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 看完了《乡土中国》,...

  • 《乡土中国》——乡土中国,中国乡土

    中国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生于斯,从他们出身的那一刻,他们的籍贯、血缘、地缘便是你...

  • 读书感悟 17行政1 张佳蓉的171321126 1886800

    现代化遮不住的乡土性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

  • 《乡土中国》书评

    乡土中国 看完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感触颇深,费孝通教授作为中国社会学奠基人,所作《乡土中国》则是中国社会学的入...

  • 2019.07.29 听书笔记

    《喜马讲书·乡土中国》 《喜马讲书.耶路撒冷三千年》 《喜马讲书.论美国的民主制度》 《乡土中国》研究中国乡土社会...

  • 费孝通《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如何操作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知识清单+导读设计及试题竞选 《乡土中国》阅读清单 一、整体把握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

  • 《乡土中国》读后 ①

    之前听樊登老师讲解《乡土中国》觉得甚至有趣,于是便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纸质书来看。 《乡土中国》是薄薄的一...

  •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一)

    《乡土中国》费孝通 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开篇这一句,统领全文。这里的“乡土性”究竟是个什...

  • 回归乡土社会

    回归乡土社会——读《乡土社会》有感内容提要:《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研究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社会学著作,浓缩了中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小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rk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