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泵站的故事2:泵站与老人

泵站的故事2:泵站与老人

作者: 德诺尔一体化预制泵站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17:12 被阅读0次

    湖北孝感市孝南区西河镇乳凤村盛家湾泵站二站,七旬老人秦子云的“家”,他一住就是13年。

    日前,我们走进老人的“家”。其实老人已记不清到底住了多少年。他只记得,每年他都会在墙上贴一张年画。我们数了数,墙上累积的年画有9张,加上老人已撕掉的4张,一共13张。一张一年,就是13年了。那些斑驳发黄破旧的年画,蒙上岁月的灰尘,和秦子云老人一起,经年累月,寂寞守在泵站。

    盛家湾泵站是西河镇最大的抗旱泵站,承担着西河、道店两个党总支11个村近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也是镇区饮用水的唯一补给源。

    乳凤村村主任秦艳玉告诉我们,盛家湾泵站位于晏家山下,这里是乱坟岗,杂树丛生,白天人烟稀少,晚上更是阴森。以前这个泵站也有人看过,因为害怕,换了几个人,慢慢地都不愿来了。秦子云是孤寡老人,他说他一个人习惯了,不怕。

    水泵、机电设备、变压器,这是泵站的“宝贝”,秦子云的任务就是日夜看护这些宝贝。他以泵站为家,也真把这里营造出“家”的氛围。

    老人在泵站的家很简单甚至简陋,但收拾得整洁有序。3个小板凳,一张小饭桌,日常用品沿墙根一溜摆齐。最左边的小偏房是厨房,灶台用砖头垒砌。这天的早餐是前晚剩下的红薯干饭,准确说是红薯锅巴饭,一碗炒南瓜,一碗水煮炸豆腐。

    泵站前半段是老人的“客厅”,中段是水泵设备,后面就是他睡觉的“卧室”。扶着铁楼梯,登上工作平台。平台上晾着老人自己种植的棉花。平台尽头左拐,靠窗的位置,一张老式的木床。蚊帐、盖絮,都有了岁月的痕迹。小凳子上,一盏煤油灯是照明的唯一工具。机电设备立在旁边,老人日夜与它们作伴。

    打开后门,在老人带领下,我们围着泵站转了一圈。老人很勤劳,自己在岗地上开垦出几亩地。种棉花、高粱、时令蔬菜,还栽了梨树、桃树、橘树、枣树。“老人身体很硬朗,只是听力不行了。他自食其力,从不给村里添麻烦。”村主任说。秦子云闲不住,开荒、捡柴火。种的菜吃不完,就拿到4里外的道店集市卖,换点生活用品回来。他有一手捉鳝鱼、泥鳅的绝活,有时也捉点回来,打打牙祭。

    13年里,秦子云每天守护着泵站。逢年过节,侄儿接他回去聚聚,他都会当晚赶回泵站。过年期间,他巡视泵站周边更勤,及时发现扑灭村民放鞭烧纸钱带来的野火。

    老人看守泵站,一年有1000多元工资,另外有民政部门发的低保1000多元,加上他自己自食其力赚点零用钱。“泵站就是我的家,我习惯了这种生活。我一个人吃点喝点,很自在,

    也知足了。”老人说,“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这里能通上电,晚上能照个明,看个电视,解解闷。”

    泵站伴着老人走过了13年的风风雨雨,这个不是家的“家”已经成为老人心里的一丝温存。对于老人来说,盛家湾泵站不仅仅是他的家,也是周边11个村对他的信任和责任。

    "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这守泵站的事还不知道能干几年”老人笑道,犹如夕阳下的余晖。

    其实,类似于盛家湾这种传统泵站已经渐渐淡出了市场,比传统泵站性能更好、更经济智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成为了主流。一体化预制泵站配置了先进的监控和远程控制系统,无需值守人员,完全解放了人力。也许,过几年盛家湾泵站也会改建成一体化预制泵站,到那时,老人就能光荣“退休”,卸下这个压在了他肩头13年的重担,好好的享受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泵站的故事2:泵站与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ux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