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为什么孩子时常无法领会我们的意图,我们往西他们偏偏要往东?造成这个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理解偏差造成的!
分1:为什么我们要去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很多时候有没有发现,每次我们陪孩子在游乐场或者娱乐场所游玩后,要求他们回家都很艰难,越是强势要求他们离开,他们越是耍赖、哭闹。最后只能是霹雳吧啦一顿揍,强行拖走。为什么前一刻玩得很开心,下一刻就变得水火不容。正式因为我们和孩子没有建立起链接,没有理解他们的想法。比如孩子用了很长时间用沙子或积木搭载出来一个大型建筑,到了最后关头马上就要“封顶”了,付出的努力马上就能看到回报,这是我们出现了。“现在很晚了,我们已经玩了这么久,该回家啦”孩子肯定这时不愿意就会说“我不想走,我想在玩一会儿”面对孩子的“不领情”我们一时怒火中烧“怎么跟你说的,我们出来玩到了时间就回家,每次跟你说都不听,赶紧走,不然下次不带你出来了!”回家的路上,孩子内心委屈,我们内心愤怒,两不相容,本来好好的一个周末就这样结束了。
分2:理解孩子的想法对教育有什么帮助?
面对刚才的情景,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不想离开的原因,设身处地的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能我们就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有些时候,可能我们并不是可以想去中断孩子的行动,只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孩子更关注于他们想要完成的“工作”而我们可能更关注时间的规划,计划的安排还有执行力度。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和孩子的链接可能就无法建立,最后隔阂出现,亲子关系越发紧张,最后造成孩子的叛逆。
分3:我们如何理解孩子的想法?
我们要学习试着像理解客户一样去理解我们的孩子。比如说我们企业是做制造生产的,而我的任务是做技术编程,那么我的客户就是使用我的程序的机床操作者,检验人员,设计人员。我想要编制出一个他们的认可的程序,我就需要理解他们想要什么,比如操作者肯定想要一个省时省力的程序,检验就需要能加工出尺寸合格的程序,设计就需要一个零件加工出来他能马上使用的程序,所以我的工作方向就是满足这三个需求。同理,面对孩子也是一样,想要理解孩子的内心,我们就必须了解他们现在的状况,是还想再玩一会?还是想在多吃一块饼干?还是现在不想睡觉等等,面对不同的情景,我们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去面对他们。
没有人想做一个“坏”爸爸/妈妈,一样,也没有孩子想做一个不被人喜欢的“宝宝”而正是我们之间没有链接,无法相互理解,造成了我们之间的种种误会。所以我因该从“心”出发,真正理解我们的孩子,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能,我们眼前的世界会更加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