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国人因看到肆意泛滥的电子游戏,痛心疾首地问“为什么国人那么不爱读书?”我第一感觉就是,我身边的人都爱读书啊?这结论怎么来的呢?
今天,小妃竟然也谈读书,她倒好,以钟子期的死因劝人择书而读,博闻强记虽好,但殚精竭力读书而死真是可惜。最后荐读《圣经》。小妃行文的张力一直是我喜欢的。
我不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国人,我爱读书,如果有必要要我来炫书,估计我也不怯的。但我没有读出什么花儿来。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一日三餐一样。只是厨房的一日三餐是野蛮我体魄的基础,书房的一日三餐是文明我精神的基础。偶尔不吃一顿,我跟大家一样,可以接受,而且清清肠胃,清清脑子,应该是更健康的行为。但偶尔不吃可以,长期不吃是不可能的。不管是精神食粮还是裹腹之食亦然。
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像我们这种可以在简书或者自媒体肆意书写的人来说,食物不会缺的。解决温饱已经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预防营养过剩却成了健康的关键。读书之理也莫过如此。读书,也是要读开卷有益的经典。如我们拒绝垃圾食品一样,现在泛滥着的一些流行网红书籍,真的不如不读,读了有害,因为不是贩卖焦虑就是哇众取宠,读来何益?
至于何以国人不爱读书这个问题,我依然觉得这个问题没有让我信服的证据。我曾经写过一篇《尴尬癌》,里面描述了小学生打疫苗排队时读书,打完后留观半小时,依然是手不释卷的场景。连小学生都有如此浓郁的阅读兴趣,怎么得出的国人不爱读书的结论?
如果以阅读册数来算,2021年人均阅读纸质书4.76本,电子阅读3.30本(数据来自人民日报的报道)。以14亿人来算,过去一年全民阅读66.64亿本印刷书籍,46.2亿本电子类书籍。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约有1.3亿册藏书。那么去年我们国人把86座世界最大图书馆翻了个底朝天,这还能说我们是个不爱读书的民族?这是不是有点太牵强了?
私以为,我们是个耕读传统的民族,从来不乏爱书读书之人。但我们读的究竟是什么书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跟我们吃的食物一样,西方带来的快餐文化遍地开花,垃圾食品随处可见,更是用各种视听广告植根于娃娃们懵懂的心田,这无疑是有害的。那么我们的精神食粮呢?难道不是有各种“转基因”的书籍泛滥于我们身边?
因此,阅读量不是真正的问题,读什么,怎么读才是根本问题。在没有形成坚不可摧的文化自信以前,深耕传统文化应成为我们引导阅读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唤醒我们百年沉睡的文化基因,避免越来越多的香蕉人出现。
曾经我们经历了饿殍遍野的缺粮时期,但这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已经彻底颠覆了。如今,虽然阅读量不低,但精神沙漠似乎依然在扩大。如何充盈我们的心田,唯有善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