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去登老顶山,山上与松柏相间的花树,开得鲜艳浓烈。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温有些微凉。清新的空气里,有花草的清香,迷离的天空纯净明亮。整个人融入到自然怀抱中,看被风吹落的花瓣,纷纷扬扬在眼前飘落,不免哀叹有限的人生,仰慕无限的永恒。真的想就此驻足停留,不要老去。
然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感伤,总会在不经意间刺痛内心柔软的地方,有种悲凉的感觉,使人寡欢。爬过两个山头后,隐约听见前面山凹里有阵阵的笑声传出。此时,落寞的心情似乎被感染,便快步走了过去。首先看见一片开满绿色花朵的树,我知道那一定是榆钱树,有三五个人在摘榆钱。他们发出欢快的笑声一浪接着一浪在山凹回荡。我被这笑声感染着,更多的是被眼前的榆钱诱惑着跑到了那里,加入了摘榆钱的行列中。因为没有拿袋子,就摘到包包里,口袋里。为了不伤害到树枝,大家都就近摘取,无一人上树攀爬。看着他们谈论着榆钱的各种吃法,慢慢朝山下走去,我的心情也愉悦起来,想着将榆钱做成美食,吃进胃里的一定是家乡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挎着篮子摘榆钱,附近的树都被摘光了以后,我们就随着大人到远处去找。仿佛那就是必须要完成的作业,不把篮子装满就不愿回家。那个年代,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榆钱就是救命的粮食。母亲把摘回来的榆钱泡在水里洗干净,蒸榆钱窝窝。拿着榆钱窝窝就着刚从地里挖出的小葱吃,也是一种不错的美味。或者将榆钱下到锅里做汤,用油炸香葱花到入汤中,使榆钱更加绵软,吃到嘴里有种爽滑的感觉。孩子们吃着香,母亲就高兴地看着,有时竟忘了吃自己手中的榆钱窝窝。喝过榆钱粥的欧阳修曾留下“杯盘饧粥春风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更有清人郭成《榆荚羹》“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足见榆钱的美味深入人心。
记忆停留在小时候,味道停留在记忆中,淡淡的乡愁刻在心头,难以挥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