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创造社群成员之间的参与感,必须创造参与的软环境,第一积极引导,第二积极回应,第三激励。
创造出几种形式的互动持续运营社群,创造出有质量的深度互动,比如说,群会诊。群表彰,微访谈,群联欢,群福利。
用每日一问,激发社群成员的互相交流。
每日一问,如果话题设置得到,很多人都有吐槽的欲望,又因为格式固定,每个人都很好参与,好的回答还会引起,群员讨论,增加了解,促进交流。
每日一问的建议,第一回日语文科有三类问题组成,专业性问题,热点新闻题和生活化问题,每日一问的,格式,建议要固定,如#每日一问#时间+问题+y提问者。
每日疑问,尽量多用场景感强的文字,诱发大家参与,问题,尽量少用否定或被动,避免增加理解难度。每日一问提问不能超过三个,减少回答负担。如果每日一问,需要提前阅读,某些新闻或文章,需要在问题后带原文,短链接。如果很了解社群成员,可以针对他们发挥出自己专长的话题提问,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社区运营早期可以多问,轻松的话题中既可以多问专业性问题。
做好群精华管理,避免成员刷屏的负面影响。在学习型社群,我们提倡群发言文化。
作者:一娃妈妈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48fa216a5a1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述】
网上社群最重要是参与感。而一般这样的组织存在,必然有他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存在。社群最重要是获取有意义的关系,有感受的资讯,还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其中创造出有质量的“深度互动”是重要的,是社群成员获得的重要收获,而这个重要收获一般是从互动中来。
社群最重要的是,一开始的人员挑选要好,启动的人员之间的互动要让所有人得到喜欢,但有时候有些社群人员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或者一开始是喜欢的特质,但到后面就特质上表现出一些不讨喜的成分,不符合社群的成分。
我们就要用自己的一些提问,一些内容,去促进哪一些可以讲,哪一些不可以讲的潜规则。
而提问的能力,促进活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励,要激发。
【自我体验】
我与太太结成家庭之后,和双方父母拉在一起活动,组成一个6人的群,这个也是社群,其实里面的人员是固定的,不能随自己挑选的。有了社群,关注点就会有可能社群里面得到引导。
发现,我们发的很多资讯,比如得到的冯雪的血脂课等,除了我妈之外,都没有太打开,即使老人家眼睛不好,其实也还是可以得到听的,其实却基本没有怎么听,甚至没有打开。很多的沟通还是看通过电话,有时候传达的消息都还不够确切。
所以,社群最重要的不是资讯,而是注意力的引导,深度的关系的互动(6人爸妈群中是没有的)。
注意力引导方面,社群重要一点就是学会提问。以前爸妈会觉得我们为什么工作这么拼,白天上班没有停,回到家很多家务也不做,就开始电脑面前写写写。觉得我们就是天天对着电脑,刷着手机,似乎不务正业。
结合古典老师讲的,心力在哪里,激发愿景与行动在哪里,都是在以前想象中的画面,这个画面越具体,越容易激发组织成员的去往的力量。
父母经常都会提醒要搞卫生,要多整理家务,各种东西使用后归位,但自己也同时做不到看一看冰箱里面有些什么菜,怎样做菜方面后面洗碗与收拾的人方便等等。
可以说,这是两代人最重要的差异,他们不太喜欢做家务,但也被洗脑家务是必须的,他们心目中没有自己以后要过的生活的理想场景,但他们是不知道自己这个是缺乏的,是缺如的——但如果一进行提问,很多家长就发现,理想中的生活中,完全可以不用那么多家务,尤其是叠衣服的家务:在一个足够大的家里面,有一个足够大的衣帽间,所以衣服就挂的样子,根本不需要跌,或者只有一小部分去叠,从根本上就节省了时间——目前我们家里面没有这样的衣帽间,但有一张床,床当时买的很大,现在又暂时没有使用,就作为了衣服的临时摆放地——其实和太太结婚前几年没有小孩的时候,这个家务一直不觉得是事情,直到小孩出生,双方父母经常过来,才会被说得更多。
我和太太是中产阶级,做专业人士,家务方面的时间价值确实太少,也不是我们的未来理想生活图景里面需要的,所以就会少做,甚至不做,如果是借助这个来修炼小朋友技能,让小朋友跟着父母一起做就好了。
所以核心还是注意力的引导,引导向未来的幸福生活——是怎样的房子,是小孩怎样的学校,是自己怎样的工作。这些是最催动我们去做点事情,为未来去建造的。
【行动】
在社群上,提出一些好问题;在运营社群上,储备一批好问题;现在就向家庭成员提问——你想要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