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大连
刚刚离开打拼了十几年的北京——从未想过某天我也会离开。虽有不舍,但也无奈。
这本《36岁,人生半熟》是在我打包行李那几天读的书。作者宽宽在职业生涯成功之际,选择放弃大都市的一切,移居到大理,过起了心中“理想的生活”。
在这个时间点上读到这本书似乎是一种巧合。我和作者在相同的年龄段都离开了北京,她去了大理,我去了大连(和台湾两地)。
书中27篇人生哲学随笔,每一篇都发人深省、令人感同身受,会不知不觉跟随作者一起思考人生······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在七十多处地方划线做了笔记,并从中整理出21句以此共勉。
1.每个当下都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包括所有不想面对的障碍。
2.问自己余生还想得到什么,真不容易说出口。每一项得到,都不会白来,要用余下的生命和时光去换取,如此一想,很多答案就会默默退场。
3.是人都会受群体价值观的左右,热闹的人群中,这种力量尤其强大,逼得你不得不放弃自我,追随大流,而大多数人在此情况下都沦为时代的炮灰。
4.“这一生为何而来?要往哪里去?我有没有做自己?”
5.需要赚钱时,不穿着情怀的外衣;追求情怀时,尽量少计较得失。
6.时代如此鼓吹忙碌,殊不知那正是多少人的舒适区,造了一个人人需要刷存在感的世界。
7.许多时候,我们对周遭的苛责,来自自己的无知,因无知造成无法理解,也就无法共情。
8.拥有不是目的,“舍弃”,才是做自己的必经之路。
9.能抓住的,不过眼前这些岁月。趁着无常未至,心血未冷,好好做每一件手头事,好好爱每一个经过的人。
10.不打扰,就是一种默许和鼓励。
11.不上别人的擂台,就无所谓成功与失败。
12.大事随心,小事理性。
13.选择了一条喜欢的路,就要坚持以最好的姿态走下去。
14.匠心,其实是一颗寂寞心。
15.不盲从,必然形单影只。追求心中至高的标准,必然会高处不胜寒。
16.小半生过去,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不沉溺光芒,而是品尝寂寞,不是庆贺得到,而是欢送失去。
17.对于这世上很多人,最难的不是现实困苦,而是渐行渐远的连影子都渐渐模糊的梦想之路。
18.事实上,最容易之事,最是少人做到。
19.想来,人生若是一场自助餐,那么一入场时就要挑自己最爱的吃,若是等着留到最后,怕是已失了胃口。
20.应付得了生活的苟且,才能在人前活出一种毫不费力的清雅从容。
21.像巴菲特说的那样,列出二十件想做的事,再划出其中最想做的五件,剩下的那十五件,余生要拼尽全力去躲避它们。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