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
《伯牙绝弦》只有三项预习作业:一,“念”、“志”在翻译时都是“心里所想”,在文中,二者能不能调换,二者有什么区别;二,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表达了伯牙怎样的情感?三,“知音”在翻译时是“了解对方心意的人”,那么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吗?找出相关证据,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课堂反馈时,却只提第三个问题,因为三个问题其实是这一个问题。
课堂上我补充讲解了“子曰: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钟子期听懂的听懂的不仅是伯牙的心意——山水之形,钟子期听懂的更是伯牙的志向——高山流水的寓意。这样,“念”、“志”不仅是用法不同,意思亦不同;这样,痛失知音的伯牙不能不“破琴绝弦”。
可惜,给我这班孩子上这堂这样的课有拔高之嫌,但我不能不这样上——知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上得很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