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来都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洋洋洒洒多则潇洒挥写,往往参据史料可得大约一致的观点,或褒或贬,约成定论,以供后辈学习借鉴。但对于某些时局动荡、冲突迭然的时代,往往史据考究不够,或有偏漏,也便促成各家说法,各抒己见。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朝解析,有异者逐时代浪潮而往,或起身革命,或壮大家业,或狂性自名,均留得后人瞩目。余世存先生的立人三部曲即借一家之言评民国百位人物,其中这本《盗火与革命》读来通达畅快,尽全面之力解读民国三十人物,个中故事也得一一评述。
如自序中所言,作者“把眼前所见的材料熔铸到笔下,抛开我个人的主观不说”,尽力呈现立体的个体本位,“还原他们的生存状态”。这三十人物,分作“左右时局”、“乱世留名”、“天意难违”三个篇章,但并没有清晰严格的区分标准,淡化的是区别,突显的是每个个体的各自命运。
有如雷贯耳的曾文正公曾国藩,秉承“志向远大、意志超强”“拙诚”,最终“用传统修身齐家办法获得了治国平天下的平台”,达到一代顶峰,可执问鼎之力而谦退。却又残暴至极相违圣儒情怀,这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再那么“完美”和高高在上的人,一个“游儒之圣”。
有立功立业却常被人忽略的国父黄兴,出身望族毅然投身革命事业,“甘当配角,成就辛亥革命”。注重思想认知、提前储备人才、毁家纾难支持革命,连自己小儿子都召集参加革命战斗,这个勇烈的湖南时者,用行动证实了“起之革命”的决心和“避以谦得”的气度,称得上“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有少小才华意念坚定的护国将军蔡锷,作者比之“80后新人类”,18岁参加起义幸免于难后便弃文从武,学成归国年纪轻轻便掌握了军权。同时返本开新中外兼取,形成了独特的军事战略思想。袁氏称帝后不得人心,他毅然举起护国运动大旗,延续了二次革命的讨袁进程,虽短短一生已改变历史。
还有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少帅张学良,纷纷扰扰一个世纪近年热度依然不减。在作者眼里却是一个率性、自我、不成熟的“浊世公子”,空有家大业大军权地位,却没有王霸天下的志气和魄力,“孩子气”般的制造了西安事变,由此改变了此后的国内形势,也走进了自己人生的囚笼。
民国短短几十年,却激昂动荡、才人辈出。三十传主投身时代弄潮,又各放异彩,留史为名。读史以自检,读史以明智,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各自精彩的“治世、治身、治心”的人生中获得我们立身的多样可能。在现代容易迷失、失意的解构之中,或许这也是作者寄心“立人”的主要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