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情感专栏
熊玲:自恋是有病吗?

熊玲:自恋是有病吗?

作者: 熊玲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12:11 被阅读19次

           自恋是一种人格特质,有健康的自恋,也有病理性的自恋。

           首先,自恋一词是源自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喀索斯无视艾歌(森林女神)的爱慕,而迷恋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他终日孤影自赏,落得溺水而亡,化作一朵水仙花。后世用自恋来形容专情自我、自命不凡的人。19世纪末,医学家Ellis (1898) 和Nacke (1899)将自恋作为临床术语引入精神病学中,并对其病理进行了描述。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于1914年的论文中,依据其精神分析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解读。 在以后的100年来,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对这自恋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下面分别介绍什么是病理性自恋,和健康的自恋。

           病理性自恋,起源于童年受损的养育关系。成年后的主要表现有:1) 夸张的优越感。自恋者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服从,这些不恰当的期待源于他们认为自己最为特别。在他们自我中心的傲慢里,所呈现给外界的形象是“优越感的集大成者”。但是在优越感的背后隐藏的是一触即碎的自尊心。自恋者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已有的好而感到满足,如果不是比某人更好的话,几乎就是毫无意义。

           2)难忍的耻感。生命早期如果父母的共情能力严重不足,“我不好我糟糕”的经历就会被婴儿一遍又一遍地体验到。为了适应这样的创伤环境,孩子就会发展出一套补偿机制。在幻想中,他们给痛苦设置一堵屏障,并坚持认为自己是特别的、非凡的、高人一等的。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难以忍受羞耻感,并遂发展出种种方式绕过羞耻。虽从表面看来没什么羞耻,像厚脸皮,但是在背后是否定、冷漠、责备和愤怒生出的自我保护。

           3)魔力幻想,和理想化他人。面对现实,自恋者常常严重歪曲并误解事实的真相。对他们来说,似乎有某种“魔力”可以瞬间改变残酷的处境。他们整日沉醉于幻想中,将现实完全屏蔽,把自己从内心的空虚中拯救出来。他们会用一种过于浪漫的方式看待周围世界,让他和他所“爱”的人扮演着理想化的角色。 受“自恋理想化”的推动,无论把自己或他人,会极力想象成“最美丽”、“最有能力”之人,但这些“自我理想化”的共同特点却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严重时,表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4 )自私。自恋者从来没有发展出与别人打成一片,或者感知别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就个体而言,这是1到2岁的情绪发展不成功而导致的。对他们而言,别人不是独立的个体,只不过是自己向外延伸的一部分,就像是他们的所有物。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自私自利,缺乏良心。他们无力感受到别人的感受。

           5)嫉妒。这是自恋者最大的特征之一,他们一旦在别人有什么东西而自己没有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的优越感受到威胁,而极易恼怒、不同程度的攻击他人。

           6)界限不清。自恋者是潜意识的误把自身当着他人(客体),或把别人等同于自我,于他的眼里,自我和他人之间没有界限。自恋者习惯于寻找周围可以满足其需要的人,然后设法控制他们。“无用”之人被抛弃,“有用”之人被留下,被他们当做自我的延伸,在他们眼里这些人好像从来没有独立存在过一样。他们常常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占用别人的时间、东西,喜欢翻阅别人的手机、物品等等。

           什么是健康的自恋?

           病理的自恋者有一共通之处在于内心的恐惧、羞耻以及虚弱和自卑,人际或职业生涯常遭挫败,而健康的自恋者往往是商界,政治和军事等行业的精英,他们也渴求被仰慕和被崇拜,只是通常情况下,他们成功的光辉掩盖了他们对外在认可的渴求。

           健康的自恋,源自于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发育成熟的性格。常表现于:1)能够区分自身与他人,而非自我中心。具体说,能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作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立意志;能给自己足够自由自主的空间的同时,也能给别人以足够的自由和自主空间;能看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并能尊重这种差异,不把个人意愿强加于他人,能够做到君子和而不同。人际中,给人感觉有超好的共情能力,是那种既骄傲,也谦逊的人。

           2)有成熟的思维及弹性化个性,能够区分理想与现实,即使心怀理想,仍能立足现实,特别是当理想无法兑现的时候,仍然能够不怨天尤人,能够安居乐业地生活,而非自我强求、自我贬低、自我虐待,或埋怨他人、强求他人、攻击他人。在处理任何冲突性问题上,能就事论事,直面事实真相,给予抉择。

           3)亲密关系中,既独立也依恋。能够冷暖自知,能够在塑造自己、满足他人的同时,也能够尊重自己的主体需要,既把自己当客体,也把自己当主体,在内心能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灵活统一,能以现实有效的手段,达成自己的愿望,满足自身的需要。无论这个世界上,是多麽的繁芜复杂,生命有多么的变化无常,健康自恋者都能够泰然处之,以淡泊心态、乐观地生活下去。

           我们无论是从情感、情绪层面讲,还是从自我意识、客体关系层面来讲,或是从“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的自体”方面来讲,人类都是普遍自恋的。只是,健康人与病态者相比,在自恋方面,是有根本的区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玲:自恋是有病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np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