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饭过后,同学们陆续的踏着上课铃声坐在了教室。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六十个人眼里有六十个大学老师。
老师兴致高昂的讲解,有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
老师念课本比念经还好听、胜似催眠,有的同学——睡了过去。
老师讲的热火朝天又满脸无奈,因为,有的同学消失……不见了!
一分钟过后、两分钟过后……五分钟过后,教室里传来一阵刺鼻的味道。
十分钟过后,教室里到处弥漫着烟草味。
没错,你猜对了,有同学去厕所抽烟了,可能是为了缓解老师念经带来的压力,顺便呼吸一下烟草中夹杂着厕所的味道。
同学们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任由呛鼻的味道占领教室。
说起抽烟,作为一个资深的烟瘾患者家属,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可能是因为患有鼻炎的缘故,我对于烟的味道异常敏感,所以在家里只要老爸一抽烟,我就开始抱怨。
一开始是这样的:“爸爸啊!你知道抽烟危害多大吗?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极易患肺癌;患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吸烟使人患食道癌致死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你知不知道,你抽烟这是在慢性自杀啊!”我拿着手机将文字念得铿锵有力,警示作用也就不超过两个小时,过不了多久有烟瘾的老爸就又开始吸上了。后来我就直接拿抽烟对身体有极大危害的视频给老爸看,手脚并用,声情并茂的讲解抽烟的各种有害之处,我甚至以“只要老爸戒烟我就不吃零食”为约束条件陪同老爸制定戒烟计划,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实在抵抗不住烟瘾的诱惑,又开始抽上了。
我妈因此和老爸因为戒烟的事情吵了很多次,后来加上我,“戒烟”统一战线小组初步成立。
为了让老爸戒烟,我查询了很多资料,每当看到他抽烟,我就开始唠叨:“爹呀!你知道你闺女为什么这么矮吗?”
“为什么呢?”他说。
“就是因为你经常抽烟,你不知道吗?抽烟对抽烟者的危害不是最大的,对他身边的人的危害才是最大的。你抽烟过后的烟气最终会进入我的呼吸道,我才倒霉呢!我抽的是二手烟,这对我的危害可是大了去了,家庭中有抽烟人的孩子平均身高要比不抽烟人的孩子每年要少长至少2-3cm。身高倒是没啥,重要的是患疾病的几率可是比别人高了几十倍不止!”我摆事实、讲依据,再加上老妈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老爸同意彻底戒烟。
过年的时候放寒假回家,我竟然神奇地发现烟瘾很大的老爸基本上不怎么抽烟了。我问他:“怎么不抽了啊?”
“这不是对家人健康有危害嘛!对自己身体也不好而且还浪费钱,戒了,以后不抽了!”
大学是很多人向往的象牙塔,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
当你大学四年毕业以后,你可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也可能觉得生活千疮百孔。但我们不能借大学经历的不快乐为借口,就拿抽烟作为缓解心情的出口。
曾经有一个高校毕业生在大学四年里抽了700多盒烟,价值一万多元钱,还有人帮忙做了算数,“一盒烟20支,七百多盒就是14000多支,四年1460天,除去寒暑假300多天,那么每天平均得抽12到13支烟,担心娃的肺”。
四年生活,不能用“躲在厕所里抽烟的大学生”来定义自己,举父亲的例子是想说,每个人都可以去戒烟。都应当为自己着想、为身边的人着想。
四年,你可以一事无成,但你不能让尼古丁,伤了性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