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作家张爱玲每天写1000字
她是陌上桑里的秦罗敷,羽进郎里的胡姬。

她是陌上桑里的秦罗敷,羽进郎里的胡姬。

作者: 王啊鳗 | 来源:发表于2017-03-20 23:19 被阅读51次

 她出身于名门望族,李鸿章是她的曾外祖父。

   小时候的她拥有一切,她从来没有尝过吃不起饭是什么滋味。而后,她好像从天堂坠入人间,父亲染上鸦片,成了坐吃山空的闲人,母亲受不了自己的丈夫整日抽大烟而毅然离去。再后来,父亲另娶,母亲改嫁。

   她随父亲一起生活,但从未正眼看过她后妈,在她眼里,后妈和她那什么都不会的父亲一样,是个整日只会吞云吐雾的走尸罢了。

   她也记不得这样的日子过了有多久,她再怎样不被后妈待见,也从没没有挨过打。直到有一次,她后妈诬陷她,一个巴掌如雷霆般砸在她的脸上,之后她便听见父亲从阁楼上冲下来,对她一顿打,好像被逼急了的野兽,父亲对把自己休了的妻子的恨,都发泄到了他们共同的女儿身上。她记得母亲告诉过她,挨打时不能哭,这样的话,就是告诉对方自己输了。于是她倔强地咬着牙,面无表情的看着那个对她拳打脚踢的父亲。后来她被禁足,楼上的那间昏暗小屋是她唯一的容身之处,那时她从未有那样强烈的愿望要离开这个家。小屋里阴湿沉闷,她不幸染上了痢疾,照顾她的佣人见她病的这样厉害,偷偷告诉了她父亲。那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为了不让自己的妻子发现,他连连一周,半夜偷偷跑去给自己的女儿打针。

 上天怜悯她, 她活了下来。身体好了的她,开始计划自己的逃离,终于有一次她趁着巡警换班,成功地逃了出来,后来她回忆到,当时实在是太开心了,高兴到与在门前叫的黄包车讨价还价,全然忘记自己是在逃跑了。黄包车在她母亲的门前停下,打开大门时,她意识到,她可以重新拥有新生活了。

   她的母亲是一个眼界宽广的大家闺秀,自己分的家产因为几年的消耗所剩无几,但她还是坚持送自己的女儿去新式学校,为了让她考学,又替数学差的她请补习老师。所幸,她很争气,凭第一名考进了香港大学。

   在那里,她的生命开始重新绽放光芒。那段时间里,她的灵感如泉涌,她一连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渐渐地,她已在文学圈里小有名气,也让他慢慢注意到她。

   他第一次读她的小说,刚读到开头,便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又读了一遍又一遍,文人与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使他顿时萌发出和她见面的想法,他托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前去拜访时,却被她关在门外。那天,他在她家门口站了很久,离去时又不甘心从门缝里塞进一张字条,上面只有三个字,是他的名字。她不是不想见他,那晚她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了又想,第二天她给他打电话,说要亲自去拜访他。

   他们就这样见面了。那时的他已有家室,而她却还是个未成熟的学生,但第一次见面,他油然而生一种"这个妹妹好像在哪见过"之感,从时评到文学创作,他们一谈就是五个小时。离别之际,他送她,两个人并肩走到巷口时,他忽然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他是在考虑两人是否般配了,她顿时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开。她想:这真的是很好。

   很快他们便陷入了爱情,那一年她28岁,他42岁,论年龄他都可以当她的父亲了,当时的他在汪伪政府任职,世人都觉得他是个汉奸,为她感到不值,但她是毫不在乎的,她曾在一封信中对他说道:"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在她看来,她才不懂什么政治观念,她只把他当做一个懂他的男人,她只想倾尽她的全部去爱他。

   1944年8月,他向自己的妻子提出离婚,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了,因为他怕自己的身份日后会拖累她,他们的婚礼没有法律程序,只有一纸婚书为凭,他在上面写道:"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婚后的日子平淡而舒适,整日沉浸在幸福里的她以为那就是生生世世了。

   不久时事局态动乱,他说“将来日本战败,我大概还是能逃脱这一劫的,就是开始一两年恐怕要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我们不好再在一起的。”她笑道说道:“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他一下子被她逗笑,全然忘记紧张了。

   但分别还是来的那样快,1944年11月,他到湖北接编《大楚报》,开始了与她的长久分离。那是一个时常有警报和空袭的时期。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轰炸,人群一片慌乱,他跪倒在铁轨上,以为自己快要炸死了,绝望中,他只喊出两个字——就是她的名字,那时的她,在他心底还是最重要的。

   有一次,他因轰炸受伤,在医院,竟与照顾他的护士日久生情,但她不知道,还是每日给他写信,开心地连平常琐碎的小事都要讲给他听,而他的心,却早已不在她的身上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他的末日也快来临,他逃到了浙江,化名张嘉仪,称自己是她的祖父的后人,而没有用她想要的张牵,张招。

   在这里,他又遇见了另一个女人,陷入她的温柔乡。后来她来找他,他们三人一起在旅馆见面,她很笨,并不懂得那个女人和她的丈夫是什么关系,有一次,她夸那个女人长得漂亮,要给她作画像。这本是她的拿手戏,那个女人也端坐着让她画,他在一边看。可刚勾出脸庞,画出眉眼鼻子,她忽然就停笔不画了,说什么也不画了,只是一脸凄然。那个女人走后,他一再追问,她才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不震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她觉得很委屈,因为她心里只有他一个人,而他的心里却装着除她以外的其他女人。

     爱,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

   离开温州时,他送她,那天下起了大雨,这场雨,也连同她对他的爱一起冲刷掉,她知道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几个月后,1947年6月,他收到了她的诀别信,字里行间都是她的失望透顶: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小吉就是小劫。知道他的生活凄苦,同诀别信一同寄来的,还有她的20元稿费。再后来,她拒绝了他想要挽回的心意,她说:"我将只是萎谢了"。

 不止是她的那份感情,连同萎谢的还有她的创作和生活。

   她于75岁时去世,死时仍然穿着她第一次见他时的那件旗袍,后来他在《生生世世》中写道: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原隔座看。与她却是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每次小别,亦无离愁,倒像是过了节。对平常日子转觉另一种新意,直说银河是泪水,原来银河,清浅是形容苦。

     只可惜她再也听不到了。

     他们终究是要遗憾收场的。

 可又能怎么办呢,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爱是一生的磨难。

她是陌上桑里的秦罗敷,羽进郎里的胡姬。

相关文章

  • 她是陌上桑里的秦罗敷,羽进郎里的胡姬。

    她出身于名门望族,李鸿章是她的曾外祖父。 小时候的她拥有一切,她从来没有尝过吃不起饭是什么滋味。而后,她好像从天...

  • 秦罗敷,你这么作,你妈造吗?

    声明:笔者重读《陌上桑》,仅就文本说几点想法,读者诸君看过后,不可过度引申。 想法一:秦罗敷,秦姓,罗敷是其自名;...

  • 羽林郎

    《羽林郎》作为可与《陌上桑》同声相和的诗篇,其艺术形象和思想意义都巧借胡姬义正言辞地拒绝霍家家奴冯子都调戏的故事描...

  • 《草房子》第二讲

    文中对纸月美的侧面描写,让我想到了《陌上桑》中对秦女罗敷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 陌上桑

    《陌上桑》 【汉】佚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 《陌上桑》续写

    陌上桑 汉 · 佚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

  • 世间深情(二)

    汉乐府诗歌《陌上桑》中,曾经这样形容人们对秦罗敷美貌的倾慕: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

  •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五五:罗敷使君

    康乐斋杂集 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五五:罗敷使君 【简介】“罗浮使君”这个典故,又名“秦女陌上桑”或“陌上桑”...

  • 小说:罗敷、罗敷

    陌上桑(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 陌上桑

    陌上桑 【汉】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

网友评论

  • c2a68501e86c:“很快他们便陷入了爱情,那一年她28岁,他34岁,论年龄他都可以当她的父亲了”
    好像有误。
    王啊鳗: @可可妹儿妈咪 谢谢 打错了 应该是42岁
  • 我叫在水一方:你的文笔很好
    王啊鳗: @我叫在水一方 谢谢鼓励 我会加油哒
  • 我叫在水一方:开篇需要修改一下,李鸿章是张爱玲的曾外祖父(李鸿章是张爱玲父亲的外祖父)
    王啊鳗: @我叫在水一方 嗯嗯 谢谢指出❤我会改正的

本文标题:她是陌上桑里的秦罗敷,羽进郎里的胡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qw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