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 说说外滩

作者: 泡泡的根据地 | 来源:发表于2017-12-16 21:57 被阅读730次
外滩不仅是上海的,还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要为上海之旅选择一个起点的话,一定还是外滩,因为上海就是建立在长江三角洲平原上的一座由泥沙冲积而不断深入大海的城市,而滩是它最好的注脚。

在中文里,滩又称汀。谢灵运的《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中写道,顾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隐。千百年来,绵延的黄浦江淘尽多少英雄,滚滚江水洗刷无数故事,而所幸我们还有外滩,还有一系列屹立的建筑,能够向我们陈述随蜿蜒曲折而早已不见踪影的江上孤舟。

夜色下的外白渡桥

说外滩自然要从外白渡桥开始说起,这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于1908年1月建成通车,是上海的标志,也是上海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

外白渡桥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外白渡桥横跨苏州河入黄浦江口,即苏州河的最下游,按照古代对河流位置的描述,靠近上游称里,下游则为外,所以外白渡桥是外得不能再外了。为什么是白渡呢?因为不收费啊,不像过去还要摆渡,既慢又险,结果久而久之,人们就称其为白渡桥了。

桥梁在人的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为其使天堑变为通途,不仅连接了人和人的物理距离,更连接了心灵,否则,长江以北有暖气却不包邮的和长江以南没暖气但包邮的岂不是像生活在两个国度。

外白渡桥比埃菲尔铁塔晚11年建成,由于工业革命的成果,在那个年代,钢铁被广泛地用在建筑、桥梁领域,似在炫耀科技的不可一世。整座桥的设计和架构都是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连钢材也是从英国进口,不知当时主持修造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看到今日中国为英国修建高铁、核电站,心里是如何的唏嘘。

从外白渡桥往南,就是中山东一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外滩了。路的东边是黄浦江和黄浦公园,西边一字排开,52栋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成为上海城市历史的象征。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在此风云际会,“十里洋场”由此得名。

先说东边的黄浦公园,这里倒有一段公案。过去的黄浦公园叫外滩公园,1868年8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但是直到1928年,期间的60年里,华人都不允许进入,也就是历史课本上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一段屈辱。是不是真有这块牌子不去考证,但不平等确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上海解放纪念碑就坐落在黄浦公园里,用这座丰碑来铭刻和提醒这段历史。

西边的建筑群在全世界来说,也是罕见的,因为上海自开埠一开,就一直是远东的金融中心,来自全世界的银行、商会、报社、总会在此云集,当真是资本的聚会,最后资本驱动着人上演一个又一个故事,写在每一栋楼的每一块砖上。

我们就按照现在外滩的门牌号看看都有哪些代表性建筑和故事吧。外滩的门牌号是从延安东路开始,往外白渡桥方向从小到大排列,所以我们按照从1号开始介绍,但是离外白渡桥却是最远的。

外滩1号

外滩1号

在延安东路和中山东一路的交叉口处是外滩1号,现在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楼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多种形式并存,所以整体呈现折衷主义风格。可以看建筑的底部和上部有明显的巴洛克风格痕迹,中间则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

外滩2号

现为外滩华尔道夫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上海总会是英国在沪侨民俱乐部,最重要的社交场所之一。这栋楼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但又有巴洛克风格和日式风格。

东西合璧的外滩2号

里面的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楼里酒吧有一条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吧台,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

英国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圣保罗大教堂

外滩3号

顶级餐厅的聚集地

外滩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可以从窗上的华美装饰看出其新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

如果要品味艺术和美食的话,3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的沪申画廊便是它的灵魂,35米高的挑高中庭贯穿于整栋建筑。楼里有来自法国、意大利、拉丁风格、中式这些饕餮圣地的顶级餐厅,一定让你大快朵颐。

另外你知道吗?顶上那座钟楼,现在是望江阁,上下两层可以容纳8人就餐,堪称世界最私密的用餐地之一,壕不容错过。

外滩5号

外滩5号,典型日式建筑

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建于1921年,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共六层,底三层装饰比较简单,上三层有明显的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质感很好。

其实我们看完前面这么多建筑可以发现,每一栋都不是孤立的,都夹杂着各种建筑风格,这也正是旧上海的写照,来自全世界的洋人们带来了枪炮商品,也带来了各自不同的文明,在此交汇,最后留下了这场万国建筑的博览会。

外滩9号

外滩9号

这栋楼是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说到这就不得不说一下盛宣怀,盛宣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官商,第二代官商的杰出代表。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毫不夸张地说,其在中国近当代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顺便说说中国近代的几代官商,第一代官商以胡雪岩为代表,以经商为主,但游走官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有红顶,骨子里还是个商人。第二代官商以盛宣怀为代表,半官半商,顶官员之名,行商人之实,动用国家资源,成就商业传奇。第三代官商可以宋子文为代表,实打实的官员,精确划分国家资源,巧取豪夺。外滩见证了三代官商的崛起和衰落,看着他们被一往无前的江水带走,又看着下一个浪花从远处奔来。

外滩10-12号

外滩最美的夜景

一定要说一说这栋楼。这幢位于外滩12号的庞大建筑,由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并于1923年建成,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同时也被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和旁边的姊妹楼外滩13号一起,成为所有外滩照片中出镜率最高的两栋。整栋建筑为英国新古典希腊式建筑,体态雄伟,主体高五层,中央部分高七层,中部的穹顶设计形似罗马万神殿建筑,外立面采用"三段式"仿古典砖石结构,六根爱奥尼克复合柱贯通二至四层,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感,典雅庄重,壮观雄伟。此楼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现为浦发银行所在地,期间还曾是上海市政府办公所在地。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铜狮子成为世上绝品。大厅的八角门厅顶部曾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也确实是当时的美好愿景。

外滩13号

这栋楼建于1927年,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现在是上海海关所在地。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风格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大楼高8层,上面有高大的钟楼,10层楼高,是仿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的,在英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文革时改为东方红,现在应该也能听到东方红的报时声音,别有一番韵味。

伦敦的大本钟

外滩16号

此楼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1911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大楼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的风格,同时又广泛的吸取了世界各国建筑的长处,比如在大楼的东立面又配有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赋予大楼欧洲古典主义的风格,我们可以称这是外滩风格,即博采众家之长,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美。

外滩18号

外滩18号的另一个称呼—Bund18

如今赫赫有名的外滩18号大楼呈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建造。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由房管局接管这座大楼,改名为春江大楼,曾由中波轮船公司等使用。大楼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也是人流量最大的路口,来自全国的游客每天从这里经过,当他们走出南京东路右转回头的时候,看到的第一栋楼就是外滩18号了。

2002年,外滩十八号大楼开始修复改造,负责外滩十八号整修工程的是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Kokaistudios建筑顾问公司。经过整整两年,于2004年11月20日整修落成并开始营运,大楼比以前更为光彩夺目,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Bund18(外滩十八号)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也是上海对外滩建筑群保护和改造的样板,由其开始,外滩的万国建筑们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也使这座城市更具包容性,真正走向全球。

外滩19、20号

和平饭店南、北楼

如果张国荣(哥哥)没有从东方文华酒店一跃而下的话,也可能会选择从这两栋楼与世界作别,因为他生前最喜欢住的就是这两栋楼,两栋楼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和平饭店。

因为和平饭店座落在南京东路两侧,所以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饭店大楼。

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属于新文艺复兴风格,于1906年翻新,翻新时,整个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

门前车水马龙的和平饭店

华懋饭店由犹太商人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是外滩最高的建筑,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华懋饭店落成后,名噪一时,成为豪华的代名词,主要接待社会名流。如美国的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大使,剧作家Noel Coward的名著《私人生活》就是在和平饭店写成的。三、四十年代,鲁迅、宋庆龄曾来饭店会见外国友人卓别林、萧伯纳等,风头一时无两,也留下了许多佳话。

外滩23号

外滩最具中国特色的建筑

这栋楼也一定要介绍一下,这是外滩唯一一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建成于1937年,也是外滩众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精卫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现使用单位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27号

这栋大楼呈复古主义派的建筑风格,由怡和洋行出资翻建于1922年,并享有使用权,怡和洋行,183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现在外滩27号是罗斯福公馆,这是美国罗斯福总统家族旗下的高级公馆(主席德尔·罗斯福先生是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曾孙,也是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侄子,同时也是美国国会于1920年特批成立的西奥多·罗斯福协会的主席)。内设亚洲最大的葡萄酒酒窖,集结世界各地珍馐百味,拥有黄浦江岸最佳景致露台餐厅酒吧,许多红酒爱好者都喜欢在这里品鉴,因为罗斯福酒窖餐厅里有很多珍藏品,在外面找不到。

罗斯福公馆

絮絮叨叨地把外滩的代表性建筑和他们背后的故事讲了一遍,前面也提到,正是这些建筑留住了这些故事,故事又留住了黄浦江水流到弯处消失的孤舟。

今天我们在这条马路上走着,只能追忆当年十里洋场的繁华,现在的外滩早已不是冒险客的战场,而是多少上海恋人谈情说爱约会的地方,试想一下,一边吹着黄浦江的夜风,一边回头看霓虹灯下的各色建筑,此时信手拈来一个故事,不正是《楚辞·九歌·湘夫人》里那句,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相关文章

  •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 说说外滩

    要为上海之旅选择一个起点的话,一定还是外滩,因为上海就是建立在长江三角洲平原上的一座由泥沙冲积而不断深入大海的城市...

  • 掷莲怀袖中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有什么比下雨时荷叶上的露珠更可爱呢,圆滚滚,亮晶晶,ヘ(^o^)ノ\(^_^) 愿,制...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九章·涉江》 2、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 《离骚》香草图集之九: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离骚全图》里有一个香草集,罗列了《离骚》里出现的所有香草。 细数共十六种:江离、芷、秋兰、蕙、兰、留夷、揭车、杜...

  • 搴汀洲兮杜若

    紫木窗前,桃花妖冶,清风带着夏日午后的疲倦袭来,一切都似梦幻般的懒散。 日头转过正午,在这季节该有的热情点缀的轻飘...

  • 袅袅兮秋风,湘水潺兮桂花香。 艾草合兮门庭, 亲何为兮登高? 荒忽兮远望,闻佳期兮夕张。 搴木樨兮桂芳,将以遗之远者。

  • 杜若草塘

    草塘生杜若,浅浅杜若草,悠悠杜若塘。 芳香兮满塘,美人搴杜若,抛引状元郎。 可怜美人兮芳杜若,满怀情思寄予杜若,却...

  • 楚辞体·怀韶

    青云出兮山之阿, 浴兰茝兮斲清波。 搴杜若兮折瑶枝, 宜偃蹇兮执华予。 夫四时忽其不淹兮, 遵古道以吊湘君。 天地...

  • 搴春赋

    搴薜荔兮风扬步暮漘兮天一方哀多舛之时运兮命蹇若嵇康揽茝之屈平兮太白失其云帆绝句尽滥情兮李杜断乾坤春乍短兮愁胜长恨水...

  • 【楚辞】遗世

    遗世隐兮云相隔, 彼君子兮山之阿。 卅春秋兮音尘绝, 月伤影兮花伤落。 闻君讯兮心雀跃, 搴裳拔足兮涉江河。 瓦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 说说外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ue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