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过拿到一本书,怎么啃也啃不动?
有没有这样一本书,每一个词对你来说都是生涩难懂?
有没有装模作样看了很久,抬起头后仍然抓耳挠腮大脑中一片模糊?
书读懂之前的几个层次
在我拿到《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之前,的确还没有过类似感受。当然,也是因为之前看书面很窄,仅限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者休闲小说之类。硬着头皮啃起这样的一本书,与“读懂”之间鸿沟深壑。于是发现,读不懂书,也有这么几个层次:
层次之一:
忍晦涩难懂痛,思无问可问因
看了半个小时,竟然发现手中的笔一个字没有写,一句批注没有标。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笔解决问题更重要。”
尽管我不停在脑中闪过这些话,可还是空空如也,我一个问题也没有。才真正明白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你看懂了,才能发现自己还有哪里没有懂,只有你看懂了,才能提出“接生婆”那样的问题,准备好诞生新的思想。
于是才发现,读书最痛苦的时候,便是没有问题可问的时候。
层次之二:
在司空见惯中,待信手拈来境
硬着头皮读下去,对一些提示性的句子,如“彻底解答存在问题就等于说:就某种存在者——即发问的存在者——的存在,是这种存在者透彻可见。”那个冒号明晃晃地在眼前,告诉我,这里有概念,长了一幅“重点”的样子。于是,赶紧拿笔划了下来。
边划边小声读出来,故意将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念出声,拽着每个似乎产生了“自重”的词语,强行入口入脑。尽管连夹生饭都算不上,最多是一滩在水笼头底下漉了一下下的大白米。这样的效果是:和那些于大脑来说生僻的词语拉近了距离。
突然想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单个字的学习过渡到一篇文的学习,每当读书时,老师都会给孩子们编一个朗朗上口的儿歌:“左手压书,右手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点读,这样想来,除了是让孩子们注意力集中以外,还是消除学生和生字“陌生感”的好方法。一遍一遍,读着读着,似乎就会了。
层次之三:
于柳暗花明处,循拨云见日时
突然,发现了那么两三个连贯的可以看得懂的分句,全脑每个细胞无不惊喜。
如:然而,这样做不是显然莽撞地堕入了一种循环吗?必须先救存在者的存在来规定存在者,然后却根据此在这种存在者才提出存在的问题,这不是兜圈子又是什么?只有这个问题的答案才能够提供的东西不是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被”设为前提“了吗?
两个小分句中,“存在”两个字出现了5次,确实很绕口。不过,还好还好,所谓“兜圈子”这样熟稔的表达,是所熟悉的,哪怕是不懂装懂,也会稍顷间,眉间解锁,浅有舒展,露出难得的轻松表情来。接下来,对读下去多了一点信心。
瞧,这作者或者译者,在个人淋漓表达的时候,如果稍稍能想到自己是文字与读者之间的那道“桥梁”,桥梁的长度、弧度、材料取用、平坦光滑度,都在影响读者对文字的解读的难易度,所以会努点力将桥梁造得稍许亲民一些些,该多好啊!
其实一直也觉得,当老师的我们,也是孩子与学习内容之间的桥梁,一个优秀的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标准,大致除了个人学识的渊博、专业的熟练,更多的则是是否能将学习内容流畅有效地传递给孩子,最好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以唤起孩子学习的求知欲。
层次之四:
设耳濡目染机,练熏陶成性功
如果是个孩子,再看不懂时,或许可以捂上耳朵眼睛,任性地跺着脚说:不懂不懂,还是不懂,怎么办呢?只给了自己一个字:“泡”。
上课,“泡”进老师讲课的声音中,同时自己使劲在老师的微笑中、顿挫的语调中,捕捉对文字本身的辅助和补充。使劲地把眼睛、耳朵、嘴巴、脑子都“浸泡”在书里,不信没有懂的时候!
第一节课上到半个小时,基本上是老师生活化的导语结束不久刚刚进入正题时,就困倦得难以忍受,需手撑着脑袋来几次“秒睡眠”才能继续下去,心中暗暗后悔自己给自己设的这个“坎儿”。
第二节课就不一样了。啃着啃着,忽然一看表,哇,已经上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了,竟然还精神得很呢!
如果你如开头所示,遇到了读不懂的书,如果你也有同样几个层次的境遇,
那么,希望你能坚持“啃”下去,终有拨云见日时。——愿你跨过层次的金字塔,终成为会思考能超越自己的读书人!
书读懂之前的几个层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