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经过千年演变,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如生活中会不时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会很难解答,甚至没有标准答案。在给这些问题解答时,我们会面临一些选择,而不求甚解是我们经常选择的态度之一。
不求甚解,相对的是甚解,在相对已知的世界中,绝对甚解是做不到的,只能是相对的甚解,那我们讨论的甚解只能是基于已有知识进行思考的过程。而且这个甚解不可描述,因为所有的甚解都有可能在下一刻变成不求甚解。
也许我们最好的程度是全部知识都是追求到甚解,但这是不可能的。现如今,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多元化发展、多元思考等等,我们的生命如此的短暂,以至于精力如此的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不会多亦不会少。在时间、精力如此有限、珍贵的场景下,不求甚解就是追求多元的利器。
但不求甚解不可滥用,所有的都是不求甚解,那你所有都不深入,那就是所有的都不行。在这个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细分的社会,滥用不求甚解的人们走不远。
我想最优的是有甚解、有不求甚解,具体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时更新。就像造船一样,需要对各种材料量有一个要求,一样多会造成浪费,一样少会造不成,一定是有多有少,有个最优的配比,能让人用最少的材料、精力造成这艘船。
也许我们不应该单纯关注不求甚解、甚解,而应该用边际的眼光去理解不求甚解、甚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