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完成任务的一周呀,心情很好地写总结。
先重温一下每周计划
每周写一篇有关读书的,可以是荐书,也可以是读后感。
每周写一篇物的,目前已经写了七篇关于食物的,就暂定以食物为对象继续。
每周写一个人物,可以是身边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人物。
每周写一个小故事,学习小说的写作。
每周写一首古诗词,这个跟着纳兰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行了。
每周一篇灵活机动的,可以是随笔、小诗、小段子、一首歌、碎碎念等等,任何形式都可以。
每周写一篇总结。
本周完成情况:
一篇读书的,我推荐的是王兴医生的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王兴做为一个肿瘤科临床医生,不仅接触了大量的癌症患者,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科普作家,写了不少医学方面的科普文章和书籍。技术的精湛和人文的擅长,两者让他在传递让人望而生畏的癌症领域里应该关注和掌握的知识,以更好的选择和行动。无知者无畏,但是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做有准备的人更能适应各种情况,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就假装生活中不存在一些风险,这就像是屋子里明明有只大象,却装作它不存在一样。
一篇食物的,本周我写了是一种平常的蔬菜苋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能就是菜汁是红色的,可以把饭染红,这小小的特点成为我童年的记忆。世间万物,能让我们有感触的、有印象的,无非是和我们产生联系的,才有可能产生记忆点,多多产生联系吧。
一篇写人物的立夏里想起支点。本周的思绪一直被蒲松龄所牵绊,他的才华横溢,他的高开低走,还好有夫妻恩爱,还有些鬼鬼怪怪的故事,在写的过程中突然想到支点,人的一生需要一些信念做支点,这样的角度来理解他,又似乎多了一些温度。
一篇写小故事的讲个故事给她听。以蒲松龄和刘氏为原型想像了《聊斋志异》的来历,本来是想表达出夫妻情深的,一个在科举路上屡屡失败的男人在妻子的温暖和鼓励下,写了了传世之作。但是写起来除了堆砌了一些事情外,结构上平铺直叙缺乏变化,没有起伏感,总有一种浪费了一个好故事的感觉,想修改的一时又无从下手,再想想吧。
一首古诗词点绛唇,虽然仍是差强人意,好歹在拼凑之余注意到构建情节的连贯性,不管何种形式的体裁,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内容形式再美,感觉只是空洞。
一首现代诗看星星的人纯属意外,本来是打算写观点文的,没想到当天夜里给花浇水,偶遇一年轻人在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小聊了几句,还用他的望远镜看了一下当天的月亮,回家后颇有感触,写下了这首,低头看手机之余,也不要忘记仰望星空,那是一个幽静深邃的宇宙。
任务完成,不过只是完成而已,并没有满意的,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没有写出一个好故事很是遗憾。不过既然定位于练笔,就从容些,输入和输出同步进行,不急于求成,只顺着兴趣的路上前行,享受一路上的草长花莺飞,水流淙淙,花香鸟鸣,惊心动魄和小小惬意。
下一周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