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听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关于元认知能力的课题。
很有意思~
认知能力强的人,在阅读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能注意到自己的思考和思路,时刻都在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校正检验”,并且不断修订,最终达到“升级”。
虽然近期读了一些书,基本是阅后即忘的状态。
但是却发现另外一个层面,自己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在听,同步也是在整理。 有时候特别希望跟这个领域里最懂得人聊,在倾听别人和复述自己的过程,有时候会出现自己抽离的状态,能“噌”地升到一定高度,听到双方的对话,从而找到这其中的逻辑漏洞。
如果思考“思考本身“是一种思维能力,那么思考“陈述的本身”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由此剖析了下自己的思考习惯:
1.看书时基本是阅后即忘,原谅我记忆不好,脑容量有限;
2.思考问题的思路简单粗暴就那么几条
容易乐观,也容易悲观。一乐观时动力十足,三分钟热度;一悲观时万念俱灰;非黑即白。
我非常清晰的感知到,自己的思考模型非常单一,来自于很强的思维定式,想要改变这种思维习惯很难。
而阅读自己不习惯的好书,与新的有意思的人聊天在某种程度也是拿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对比,看看各种想法的差异,换个新角度给出新观点,这就我们上面说的“校正修订”状态。
虽然思考“思考本身”跟它这个说法一样的拗口晦涩难懂,但是从如果能从觉察的这一微小的点开始,在我看来就是很大的一种进步了,就是元认知能力的提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