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版本的“防腻十条”,掀起中年男女整风运动
最近“腻”成了一个热词。先是作家冯唐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从一个中年文艺男的角度,对中年男性做了自省。后来,有女作家美亚回应了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肥腻的中年妇女》,表示如果男人真的正视直男癌、不思进取等问题的话,女人也愿意配合的一些改善。
冯氏男版“防腻十条”:
1、不要成为一个胖子。
2、不要停止学习。
3、不要呆着不动。
4、不要当众谈性。
5、不要追忆从前。
6、不要教育晚辈。
7、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8、不要停止购物。
9、不要脏兮兮。
10、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美亚女版“防腻十条”:
1、不能发胖。
2、不要当众吐槽你的老公,只谈论你的孩子。
3、有一两个男性朋友。
4、要接受新事物、学新东西。
5、不要太操心。
6、不要再滥用自己的性别优势。
7、不要流露出中年妇女的猥琐。
8、能力之内,用最好。
9、永远不要放弃美的权利。
10、保持单身力。
仔细看这男女两个版本的“十条”,会发现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在动机方面,都是愿意适当地取悦异性。因为冯唐是在听取了很多女性的意见总结出来的他的十条,并且在文章最末说要“敬爱女性”;而美亚的态度则是如果男性态度可取,女性也愿意对自己有上述自律。再比如在内容方面,都含有外形上适当自律、保持自我学习和更新、保持年轻和活力、 不随便和异性谈论性话题、不要随便说教/议论别人和影响他人的生活这些内容。
当然,内容也有一些区别。比如,男版里边多出这样两个内容,一个是不要太拿自己以前的成绩当回事儿,要继续奋斗;另外在不要教育晚辈那一条里,还藏着一条“不要教导女性”——其实,这藏着的半条才是最敏感的内容。
而这女版的里边,则多出了在幸知平台经常会看到的两个内容:一个是情感自立,一个是善待自己。
女性的怒怼,换来男性迟来的觉醒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但是很多有话语权的男人呢,却都还犯着“男人都会犯的错”。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先是GQ杂志的一篇《一桌没有姑娘的饭局,还能叫吃饭吗》,接下来是五月散人的一句“像我这种有点阅历,有点经济基础的老男人……除非是不想,否则真心没啥泡不上的普通漂亮妞儿”,然后是许知远跟和俞飞鸿“猥琐”地谈论性、情爱和潜规则,赵雷在舞台上唱《三十岁的女人》“至今还没有结婚”,以及韩寒在电影《乘风破浪》里的歌曲《男子汉宣言》——“你每天早上不能起得比我晚,饭要做得香甜,打扮起来要大方”……一系列的事件,引起了新女性的一波波的怒怼。
这种反击当然是这些男人们没料到的,不免有些措手不及,场面一度像大街上一群女人围挠肇事男人,男人躲不开还没法还手的画面。
杀鸡儆猴的效应还是出现了,于是引起了“聪明男人”(美亚语)冯唐们的自省。这种自省承认了在女人眼里,男人身上真的有诸多难看的地方,男人真的自大了,而且不上进。但是,也并没有直接承认男人所犯的根本错误,那就是内心深处的男权思想。大概是自觉三观已定,无需多言。于是,只说句“不要教导女性”,意思是,男人心里想的那些事,以后不能乱说了。
所以,可以说,冯唐的文章其实代表了一部分男性的觉醒,这部分男性开始认识到,在这个时代,女性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强,而且部分女性也有了相当的话语权。作为男人,如果意识不到这种两性关系的变化,会被各种花式打脸。而这篇对男人的自我要求,其实是向女性发出取悦的信号。这种信号,在以前是罕见的。
而反观美亚的十条,作为对冯唐们的回应,其实之前一直都在做——在过去的年代里,女性擅长反省自己,擅长取悦和迎合男人。所以,这些内容看起来都很眼熟。
怕“腻”的深处是:中年焦虑+关系焦虑
除了两性之间的恩怨,其实,这两个版本的“防腻十条”,也都包含着中年男女对自身的深深焦虑。这种焦虑,既有对人到中年自身的身体、能力、活力的焦虑,也有对自己在关系中的影响力和魅力的焦虑。
男人的焦虑,更偏重于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人到中年,事业版图的概貌已经隐约成型。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男人不再自信。以前凭借中年的物质积累和阅历积累,是可以唬一下女人和晚辈的。但现在,女人越来越独立,孩子们越来越个性。谁在乎你之前的那点成绩,谁管你之前有过什么风光。一言不合,照死里怼你。
女人的焦虑,更偏重于关系的焦虑。要想和男人分庭抗礼,就需要女性减少对男性的依赖。这种依赖当然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这做起来并不容易。谁不想被男人宠一辈子呢?但是,凭什么呢?
中年的最重要一课:接纳现实,安顿自己
有一些事实,其实从来都显而易见。多数男人的能力,在这个世界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多数女人的外在魅力,在这个世界面前,也是无法一如当初的。
在年轻的时候,不管男人女人,都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点而努力,无论是追求成就,还是追求爱,字典里可以没有命运和宿命这些词语。但是人到中年,我们需要爱上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会摊开手告诉你:你能做的其实并不多,除了照顾好你自己。你再努力,可能最后的成就在无关的人眼里,也不值一文;你再美好,可能也无法让更多人对你宠爱如初。
更何况,老天赐予我们的那些东西,都自带有效期的。过了一定阶段,我们的身体条件和能力会萎缩,我们的容颜会衰老。到了点儿,这些东西都会被慢慢收走。
一个人敢打敢拼,并不算真的勇敢。能够面对自己的失去,无怨无惧,才是真的有勇气。
所以,人生的后半程,斗天斗地不再是主题,因为那需要你一直用极限的状态,用勉强的姿势,去生活。现在,你需要学会开始用自己真正舒服的姿势面对人生。做自己擅长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强求,不拧巴。
当然,自己舒服,要以不恶心别人为前提。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弄得干净些、得体些,不污染环境,不破坏和谐。尤其是,不要再强势地去妄图影响别人。你的经验,你的道理,自己留着。除非别人真的想跟你要,你再斟酌给一些。如果别人只是客气一下,你不要当真,不要太把自己当跟葱。
怼来怼去这种事情,终究是需要有所仗势的。但,我们最终要迎来失去一些岁月给过我们的武器,只留下我们自己打怪挣下的从容不迫。面对肥腻,面对油腻,我们可以做一下象征性的挣扎,以保持我们对岁月的权威的尊重。但只有自己经历了前半生所收获的人生姿态,才会让你的后半程人生趋于完整,趋于圆满。而这种姿态,也才是我们在人生里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大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