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读书
《当下的启蒙》 ——对理性、科学、人文主义的再呼吁

《当下的启蒙》 ——对理性、科学、人文主义的再呼吁

作者: 怀安石 | 来源:发表于2021-03-07 15:13 被阅读0次

       《当下的启蒙》由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所作,全书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习惯用数据说话:每一处发人深省的观点,其背后都有数据作为支撑,充分体现了理性、科学的思维。这一特点也向读者输送了其观点的信服力。关于这本书写作的初衷,作者在前言中已表明:希望通过这本书在当今的时代重申启蒙运动的理念。

        全书所涉及的诸多话题都很宏大,如启蒙运动、寿命、健康、环境、安全等,如不细读之,很容易对本书产生一定的误解,觉得这是一本话题广泛缺乏深度的书籍。实际上,作者在如今的时代还苦口婆心地复述那些老掉牙的话题,是因为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需要纠正:世界在变得越来越差,人们的处境在滑坡,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并没有带来进步,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要为一些变坏的境况负责。作者通本运用数据说话,在书的第二章“进步”中揭示了人类在过去的日子里,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努力,取得了在“寿命、健康、财富、环境、和平、安全、民主、平权、生活质量、幸福”等诸多方面的实质性进步,而且在科学、理性的作用下,进步的趋势仍在继续。以上模块,其实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作者旨在传递一个事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是在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相反。

        读到这些,作为普通的读者自然心生疑窦:从我们实际体验看,世界以及我们的生活似乎没有像平克所说的那样取得了如此之大进步。相反,倒有滑坡的危险。在这里,平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可得性偏差:人们往往根据某些很容易被想起来的、或者刺激频率比较高的信息,来“抄近路”下结论的认知方式,这种方式容易产生认知偏差。人类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对“负面信息”的关注度高于积极方面。诸多新闻则利用人类的这种本能,在“无流血,不头条”的新闻原则助推下,负面新闻所带来的负面信息传递出世界越来越糟糕的景象,我们发生认知偏差却不自知。作为世界顶尖认知心理学家,平克若要在新闻媒体传递的信息面前打破认知偏差的幻象,用每一个事关人类幸福生活的领域作为切入点,摆证据、说事实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这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定量思考,是治疗可得性偏差的一种方式。对于我们产生“世界变得糟糕了”的幻象,从心理学上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忘恩之罪”;二是“我们在评判世界及自身时存在双重标准”。关于“忘恩之罪”,即我们通常对所得的一切认为理所应当,对世界所获取的进步不知感恩,在遇到困难时只知怨天尤人,不知每一次进步的背后有多少无名英雄的艰辛付出;关于“评判世界自身的双重标准”,即我们通常对自己的事情较为乐观,而对世界的整体趋势比较悲观。从人性角度分析,以上导致我们对现实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归结起来就说人们一般只顾关注自己的事情,对稍微公共的话题一般不愿深入性思考,在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下,惰性地接受了负面信息传递的负面观点。

        史蒂芬.平克不愧是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他知道认知偏差的纠正如果不依靠更多数据的支撑,打败仗不可避免;同时,他也知道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来解构一些直觉印象,从而颠破我们的固执己见。开篇对“启蒙运动”核心理念予以介绍,提出了“熵、进化、信息”的重要概念,揭示了我们的世界及我们自身无时无刻不在被“熵”侵蚀,会消失、会无序。为了对抗“熵”的侵蚀,人类找到了“能量”以及“信息”的辅助,稳定的世界及自身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创造文明、享受幸福。进步的体现就是“能量”“信息”手段的不断更新,在历史长河中更能阻止“熵”的侵蚀。全书的第二篇着重论述“进步”的各个方面,用数据表明“我们的平均寿命更长了、世界更和平安全了、世界总体财富增加了、环境保护更加成为共识、人类比以往更幸福及生活质量更高”等观点,人类在阻止“熵”侵蚀的手段越来越高明,进步不言自明。第三篇主要阐述推动人类进步、繁荣的力量是科学、理性、人文主义,其带来了人类利用能量、掌握信息的更为先进的手段。而在书中反复重申“科学、理性、人文主义”,是因为一部分人将这一带来人类福祉的力量视为地狱的魔鬼,要为环境污染、世界面临核威胁、人工智能风险等负责。还是之前所说“忘恩之罪”,我们忘记了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忽略了科学的中性,在面对问题时简单地找原因,拒绝找证据,主观地、随意地推断导致了我们的偏见。作者给出的结论是:知识是能够拥有的唯一真理,是理性、科学、人文主义促进了人类的繁荣与进步。

        读这本书是因为朋友的推荐,由于工作较忙年前读了几章便放到一边;年后因为疫情关系就花时间快速读了一遍,所得较为浅显。但总结不可疏忽,否则浅显收获也会化作虚无。读完这本书对我个人的启示主要有:第一,关于读书方面。厚书需坚持读下去,在掌握框架的同时会发现不少有趣深入的观点。第二,关于本书的几个理念,即“可得性偏差”“忘恩之罪”“双重标准”“运用数据支撑”,警示我们于平时切记先入为主,主观判断事物,善于用“定量思考”的方法找证据、列事实,从而保持清醒思考。当然,发现世界其实是在进步的,我们自身难道不应该适应这一趋势,不断进步吗?答案不言自明。

相关文章

  • 《当下的启蒙》 ——对理性、科学、人文主义的再呼吁

    《当下的启蒙》由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所作,全书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习惯用数据说话:每一处发人深省...

  • 《当下的启蒙:为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辩护》

    《当下的启蒙:为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辩护》 当代伟大思想家史蒂芬•平克全面超越自我的巅峰之作,一部关于人类进...

  • 读书笔记《当下的启蒙》

    出乎意料的~厚,挑重点记了一下笔记。 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 Part 1. 启蒙运动:这个世界只有愚蠢的回答...

  • 《清醒思考的艺术》书摘

    19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公地的真实意义是一处公共场所,希望通过教育、启蒙、信息宣传、呼吁“社会责任感”、教...

  • IRRATIONAL APPEAL TO COMMON BELI

    对普遍信念的理性呼吁是说:"大多数人都相信这一点",并进一步表明这种信念的合理性。对普遍信念的非理性呼吁说"相...

  • 理性的自负

    经过18世纪的启蒙运动,法国哲学家们给人类带来了理性,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呼吁人们放弃对上帝的追求,转向对人...

  • IRRATIONAL APPEAL TO MODERATION

    对适度的理性呼吁包括解释为什么更适度的想法或行动比不那么适度的更好。对适度的非理性呼吁是基于一种错误的假设,即...

  • IRRATIONAL APPEAL TO COMMON BELI

    对共同信仰的非理性诉求 对共同信仰的理性呼吁说,“大多数人相信这一点”,并继续显示信仰的合理性。对共同信念的非理性...

  • 浅析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主张理性和实证意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具备其特有的...

  • 人,何以成为价值的原点?

    上古时期,人们崇拜自然;中世纪,人们崇拜上帝;启蒙之后,人们崇拜理性和科学;现在,人们对一切进行审视和反思。在所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下的启蒙》 ——对理性、科学、人文主义的再呼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ky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