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IMG_20180421_123708.jpg三妈生病了,在家卧床。我买了礼品去看望她。
刚进院子,看见两年没见的小堂姐,站在台阶上的里屋门口。
小堂姐十年前跟随丈夫去了南方某个城市。听说她丈夫在那边做生意,在当地买了房子定居下来,小堂姐的公婆和孩子都去那个城市生活了,短时间内不会回来。
此刻的小堂姐,随意披着头发,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对我笑,说:“小萝来了啊!”
我笑着说,好久不见,发福了,姐。小堂姐的脸明显比以前胖,腰身也粗壮了一些。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得多。
她笑说,“就是胖了,不像你,还是那么苗条。”
这样说答着话,我上了台阶。小堂姐却说,“你进去坐,我出去量个血压。”
我说,“要不要我陪你?”
“不用,我一个人可以的,一会儿就回来”。
她说着,便走下台阶。
其实,我俩见面的打招呼,很多年来都是礼节性的,很客气。对于小堂姐来说,仅仅出于我们这层比较近的堂姐妹关系。我知道,这礼节性的问候代表着我们的疏远。
二
IMG_20180421_123925.jpg
原因,还得从八九岁的时候说起。
那时候的小学生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学习压力,到了暑假,那一定是撒开了,疯玩儿。
邻居五嫂,有个省城的干女儿英子。英子从生下来,就被寄养在五嫂家,吃五嫂的奶长大的。到了上学年龄,才回到省城。
五嫂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所以,把英子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五嫂的三个儿子也把英子当亲妹妹一样爱护。
没到暑假,英子就回到农村,找我玩耍。我们提着鞋,光着脚,下河玩水,上树取知了壳儿。
小堂姐那时候也常来我家。但是,英子不喜欢和小堂姐玩儿。因为我俩都属于比较野的疯丫头,而小堂姐太腼腆太文气,跟不上我们的节奏。一来二去,英子就明显摆出不让我小堂姐跟着我俩的意思。
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后还是决定现在英子的一边。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已不记得,当时的小堂姐有没有哭。后来,她就不太找我玩儿了。我知道,她很伤心,是真的。
长大后。我回想起在小堂姐和英子之间,决定要和谁玩儿的事情上,自己一定有着势利的思想。英子是省城的,堂姐和我一样,是农村的。
但小时候的心思,我早已不能还原。也或许吧,英子离得远,我不想她失望。谁知道呢。
那时候小,不懂得体谅的别人的心情,更不会去照顾周围人的感受。
几年前,小堂姐见了我,还说起我站在英子一边,不和她玩儿的事。语气中有揶揄的成分。
想来,一个人得有多伤心,才能在数十年后还记得这么清楚。
年少不知体谅,懂得已是沧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