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在郑州生活过得人都知道陈寨这个地方。方圆几公里之内长满了上百栋自建高楼。蜗居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十多万人。号称内地“小香港”。
对于大多说来郑州谋生的人来说,他们的第一站应该都是在城中村开始的。包括很多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说没住过城中村那真的说不过去。
最开始的时候,大概是零八零九年的样子吧,那的标准公寓单间租金在一百左右。后来两三年的时间就涨到三四百了吧。一般情况下都是同学两人合租,这样可以节省一半的开支。
不过郑州的工资收入并不高,包括现在也是这样,一个月四五千块钱的工资都算高的了。但生活消费却直逼一线城市。好像一碗面要是低于十块就和这个新一线城市格格不入。
城中村集结了这个城市形形色色的打工人。也给这儿的房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每天都有人离开,每天也都有人进来。离开的人不一定会荣归故里,来的人一定是满心期待。
陈寨的辉煌和热闹是从下午六点钟开始。文化路被下班的人流堵的水泄不通。电瓶车摩的的喇叭声经久不息。小餐馆和理发店的霓虹灯亮了起来,这个村庄开始苏醒,变的活力四射。
那个时候地摊经济还很火爆。路边,店门口,道路中心都是摆摊的。各种小饰品,玩具布偶,小吃夜市排挡,服装手套帽子的摊位挤的满满当当。辛苦一天的打工人在同伴的陪同下,享受着那惬意的逛街时光。
如果说一个城市的故事很多,那么它们大多数在城中村里。炒米粉为儿子治病的年轻夫妇,靠拾荒为生的八旬老人,开理发店的失恋托尼,还有出生在罗马的房东胖儿子东少。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一部小说。
陈寨这个巨大的城中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收纳盒。它可以装的下许许多多的悲欢离合。可以把一个晚上的热闹在凌晨收拾的干干净净。也可以把小夫妻的彻夜争吵消化的无迹可寻。
它就那样默默地在那儿,看你欢喜到来,送你落寞离开。也许大家都明白,纵使这个地方再热闹,也不能叫做家的。没有谁愿意每天坐一个多小时公交去上班,然后再晃悠悠地坐回来。同样没有人愿意生活中夜市的烟雾缭绕下。
后来我离开了陈寨,也离开了郑州。搬东西的时候,一个个的箱子和我到来时一样狼狈。
以后也断断续续去过很多次郑州,只是再也没有到过陈寨,再后来听说陈寨拆迁了,看朋友发来的视频,爆破声响起,一个个大楼在硝烟中倒下。陈寨也最终曲终人散画下句号。
埋藏在陈寨废墟下的故事还有很多,以后我慢慢讲给你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