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一个时刻变化的大时代,终身学习的理念越发突显它的重要性。这并不难理解,只有不断地学习新技能,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才有可能让自己适应变化的环境。或许在当下,能够“适者生存”的人,正是那些热爱学习,并且懂得如何高效学习的人。
愿意花时间学习的人不在少数。你身边一定有下班后刻苦学习,并且利用碎片化时间疯狂学习的人。也许你被他们的勤奋刻苦所深深打动,对这样一群人不禁要肃然起敬。但是先别急着献上你的赞美,而要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这种学习有效果吗?如果不学习,又会怎样?
你自问自答,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但是三个灵魂拷问,却能向你揭示出关于学习的哲理。
1. 学习没有目标,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
学习的目标不尽相同:有人为了升职加薪,有人为了弥补空虚,有人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还有人,只是东施效颦,人云亦云。
这些都是“被动式学习”,被外力驱使着,不得不学。这种被迫的学习有时也能奏效,很多人还是会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绝大多数学生,正是这种“被动学习”的典范,他们的所谓学习,就是为了将来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很多人成功了,既然达到了目的,这不就行了吗?
当然不是。现实中有多少人在高中时尚能刻苦学习,但一旦进了大学,就彻底放弃了自己。人生轨迹在高考结束后就陡然下降,活像一条抛物线。其实,如果把学习目标设置成某种带有功利性的结果,最终的结局很可能都会是这样。(为了日更,未完待续)
批判性思维总是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
人性向懒惰,勤奋学习其实是反人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