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婆婆过生日,我跟先生早早地买好菜过去准备午餐,小姑子因为出去办事快中午到的,而她的丈夫儿子因为上班上课都不能来。
说起儿子上课,小姑子立刻变成话唠,满眼满心的失望,不仅为她感慨,这个年代家有学生是真累。
先生的外甥,今年十四岁,在本地重点初中读书,开学初二。
因为是自费去的,小姑子对他报很大期望,当初真是咬牙让他读的这个学校,以她家的条件每年一万六的学费负担太重了,何况还要有其它各种杂费呢。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都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至于孩子能不能体恤父母的一片苦心就是又一回事了。
小姑子的儿子开始上初中时也曾信誓旦旦,一定不辜负妈妈的期望,这回得好好学了,不然白花这些钱供我。
可是,迄今为止他的成绩仍徘徊在班级的下等生,如果这样下去考重点高中毫无希望。
小姑子曾经管过一段时间,天天看着学习,跟着检查卷子,成绩也上去过,后来看他自己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生气懒得管了,学习成绩立马下降。
今天说,不管了,太累,考上哪上哪,将就到高中毕业得了,考不上大学就不念。
我知道她也就是说说气话,气劲过了还得管。
婆婆说她,就没有你嫂子的耐性,动不动就急眼。
我逗婆婆,你年轻时候脾气好吗?婆婆笑了,我脾气更不好。
我说那你还说她,不是随你了嘛。
小姑子的这个儿子是二胎,其实以她的性格对儿子已经很宽容了,很少动手打他,大女儿小时候,那可是伸手就打,张嘴就骂,如果按那时候的性格,儿子恐怕得天天挨打。
从她儿子考初中那年,她就着魔了一般,每句话都离不开孩子的学习,自己还总说快疯了,受不了了。
我和先生多次提醒她,不要过于紧张,尤其不要总当孩子面打击他,动不动就说这样下去完蛋了。
尤其十四五岁的男孩子正是青春期,现在性格已经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弄不好再抑郁。
可是,小姑子好像到了更年期,加上本来性格就急躁,现在说话就像吵架一样,总是处在过度兴奋的状态。
很同情小姑子的处境,也理解她的心情,但更同情她儿子,现在的孩子也真是太累,父母给予的希望大,压力就大,再有个急躁惹不起的妈,心里也够烦的。
总觉得她对孩子下定义太早,才上初二,还有两年的时间中考呢,男孩子只要肯下决心,下功夫,都用不上一年的时间成绩就能上去,为什么总是处在焦虑的状态呢,对她,对孩子都不好。
记得我儿子的高中老师说过一段话,印象很深刻:“家长千万不要放弃孩子不管,就算孩子放弃,你们都不能放弃,孩子最怕的不是父母的打骂,而是父母的放弃。”
老师的这段话让我忽然意识到,有些孩子故意淘气,故意惹事,很可能是为了引起人的关注,尤其是父母的关注,哪怕是打骂也胜过被忽视。
曾经把这段话讲给小姑子听,可惜她好像只需要倾诉,不需要进言,有些事只能当事人自己意识到,所以除了同情和理解也帮不上什么忙。
但愿这娘俩都早日走出更年期和青春期,有个积极的转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