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庸”二字,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往往是平庸,圆滑,八面玲珑。好像这是一个偏贬义的词。最近在学习华彬老师的课时,对“中庸”二字有了新的理解。
何为中庸?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就是不偏不倚,一点差错都没有,还要无过不及,没有一点过分的,也没有一点没达到的,恰到好处;不易,就是永远不变,遵循永恒不变的定理, 可谓万事垂范。简单一句话:中庸之道,就是一点毛病都没有,也就是完美啊!这太难了吧,有人能够做到吗?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连孔老夫子都直呼做不到,可见中庸是一种极致的完美,很难达到。中庸就像数学上的一个极限值,你可以无限趋近,但是永远不可能达到。
中庸之道这么难做,为何还要去做?我理解,中庸之道,就像是一种人生指南,一种人生的标准,树在那,立在那,人人可见,人人知道,在你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知道如何走才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至于走偏,走歪,走到岔路上去。
比如吃饭,都说吃饭吃到到七分饱是最合适的,健康的,摄入多少蛋白质、维生素、盐,也都有一个最精确完美的量,多一分则太多,少一分则太少,每种元素摄入都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这就是吃饭的中庸之道。你能做到吗?很难做到,但有了这个标准,就可以在吃饭时稍加注意,让自己不暴饮暴食,也不过分节食,就达到了饮食上的中庸,保证自己身体的基本健康。
再比如,人人都知道,想健康要运动,可如何运动才好,运动多少才好,具体到你自己,该如何运动?想健康要运动,这是个方向,是个标准,运动多了会疲劳,运动少了达不到运动的效果,怎么办?只有依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和学习,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的长短,且持续不断地坚持,就能达到通过运动促进健康的目的。这是运动与健康的中庸吧!
生活中处处都有中庸,只是我们常常忘记了这一点。
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的修炼,在不断的修炼中,达到自己的人生圆满。
(注:这是自己学习华彬老师课的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