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一直在和自己的坏脾气做斗争。小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惹麻烦。很多时候,我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总是随时随地乱发脾气,惹得老师和父母都不高兴。那时候的我,经常会变成某些人眼里的笑话。由于这个原因,我从小很渴望长大。现在的我,丝毫不怀念我的学生时代。我总是觉得,我已经和过去那个不懂事、不成熟的自己告别了,因为我已经基本不会再给自己或者父母惹来什么麻烦了。可有些时候,我还是会无可避免地和我的父母发生摩擦。原因不再是因为惹祸,而是很多思想和观念上的差异。以前我总是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想这方面的问题上,但有一次,我爸对我说,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爱憎分明?像你爸一样,中庸一点,不好吗?这时候我才明白,我和我的父母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比我想象中还要更大、更多。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庸之道是我国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许多先贤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它的主要思想有三层,第一层是“中不偏,庸不易”,意思是每个人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要持之以恒,不要偏离自己预定好的方向;第二层是“中正平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四种情绪都控制在一个可供自己掌控的度之内,不要过度释放自己的情绪,更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以免伤身;第三层是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从字面意义上看,这三层寓意都是指导人如何进行自我修行,都是劝人向善、劝人努力的思想,没有任何负面寓意。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再纯粹不过的正能量。这其中没有任何一条不准人们爱憎分明,更没有一条不准人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也许,我爸把“中庸”两个字理解错了,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中庸”两个字的真实含义。
从古至今,我国民间一直有一项坏传统,那就是以讹传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想必不需要我来解释。小时候,我第一次在一部古装剧上看到这个词,但没去深究它的意思。直到有一天,小学的某个老师让我们在班上分组玩传话游戏,全班人排成四条长队,从头到尾依次贴着耳朵向后面的人传达同一句话,最后四个人分别报出四句完全不同的话,每一句话都和那句原话不一样。我记得,当时的那句原话好像是“白公鸡和白母鸡在一个地方玩”,结果传出来的话有“白母鸡和红母鸡在一起玩”、“白公鸡和黑母鸡在一块玩”,甚至还有“老母鸡和狐狸在一块睡觉”。当年的我,只会哈哈大笑,不知道去思考更深的东西。现在一想,我国的很多“俗话”不正是这么来的吗?我国的很多思想、很多名言警句不正是被类似的方式歪曲、颠倒的吗?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话明明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所谓的“无毒不丈夫”,原文应该是“无度不丈夫”。这两句倡导人人平等和放开心胸的话愣是被我国千百年来的无数代吃瓜群众传成完全相反的意思。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那么,“中庸”一词又被扭曲成什么样子了呢?我的理解是两点,一是平庸、平凡、毫无个性,让自己变得和周围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二是没有原则,整天和稀泥,认为再坏、再荒唐的事都有合理性,自己身边的人再不怎么样也不指出来。这样的人从来都不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他们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他们可能是任何人,可能拥有任何算不上显赫的身份,可能是你的父母、师长、亲友,也可能是你的爱人。他们当中的某些人最大的乐趣就是联合起来用语言和行动或明或暗地改造那些和他们不同的人,直到把那些人变成他们的同类为止。你要是反驳他们,他们甚至还有可能给你扣上“偏激”、“不懂事”、“幼稚”之类的标签,真正偏激的那些人在他们眼里反而成了值得包容的人,或者根本就进不了他们的世界。我深知,因为他们的存在,坚持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他们每个人都是砂轮,不把你身上的棱角全部磨光誓不罢休。
如果用真正的中庸思想去要求某个人,那么,我自认为在同龄人中,算是相对比较符合这个条件的。至少,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能够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为家里挣来钱,替我父母减轻负担。我能每天挤出时间来读书、读文章,能努力创作自己的小说和文章。我也不会再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扰乱情绪,就算被扰乱了,我也能够进行自我调整。这都是我自己学到的能力。即便我现在做得还不够,我还会努力去做得更好。我国古代先贤所倡导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在这条路上,最需要做到的一点,恐怕就是不受任何无用的流言蜚语干扰。毫无成就的人的眼光和评判标准,都是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就像地上的尘土和碎纸屑一样,踩到了,就该用笤帚扫掉。
2017.01.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