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a是嘉莉在一次公开的话剧讲座上认识的学姐。
那天讲座结束的嘉莉浑浑噩噩的,大概知道对方是电影专业的研究生,简单互留了微信。
第二天,嘉莉发消息和Flora约时间,希望能面对面聊一聊。
于是就有了一场谈话。
心满满的感觉,是谈话结束之后嘉莉的第一反应。
Flora是国内读完了本科之后出的国,因为国内读的是电影制作的专业到了大四在作品上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思及此,Flora将雅思的备考挪到了大三,而同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给毕业作品,她又安排了论文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在大三。
或许对旁人来讲只是轻描淡写的几件事儿,即使是Flora自个儿讲起来也已然云淡风轻。但是这其中的个中心酸,嘉莉大概能知一二,想当初自己大一读的是汉语言文学,期末的时候同时进行雅思的准备,那一段的时光回忆起来,嘉莉仍能感觉自己脊神经的疼痛。
眼前的这位小姐姐令嘉莉好生佩服起来。
当Flora谈到自己和几个朋友开始决定自己试着拍片子的时候,那句“那就做吧!”,那里面的豪爽,大无畏,那是心里有梦的人才能发出来的字正腔圆。
Flora会一个人去摩洛哥,看建筑搜集镜头放松自己;会一个人参加不同的活动,认识更多的人,甚至是在学校的打印室和一个在英国长大的黑人小哥聊上了天,成了语伴;在国内的时候会去横店跟剧组……
崇拜就是这样,当对方完成了很多在自己的to-do list上的事儿之后,对方俨然成了自带光芒的人物,让人不自觉仰头冒着星星眼望着。
当午餐时间段的聊天结束,Flora回到了学校给研究生提供的专门自习室。嘉莉满载着喜悦与满足走出学校。
一路上嘉莉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和那些优秀的人聊天,不仅因为他们取得成就的经历可能对自己有所帮助,更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股纯真的追求,而追逐梦想的人都像是回到了母亲子宫里的那个宝宝,那样澄澈,那样干净。
嘉莉记起从前看过的书里,名著也好鸡汤也罢,都有提到去结交优秀的人。如果说那时候嘉莉想到的仅仅是对方可以提供自己资源,那么现在的嘉莉想到的更多的是,当自己和优秀的人聊天时,会发现,原来世界也是这样的;会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着;会感受到,对方身上独有的冲劲儿。
在对英国国家剧院一位剧作家采访的时候,剧作家讲到,每当自己开始写新的文本的时候,总想象自己带上了头盔,然后握着笔向前冲去。
初初听到的时候,嘉莉欣慰得热泪盈眶。虽然“欣慰”不那么恰当,但是正是那种感觉,仿佛自己的孩子终于长大了,那一瞬间时的欣慰。
几近思索,嘉莉想或许是因为把对方比成了未来的自己,在多久之后,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告诉后来的小孩儿们,这条路荆棘遍地,而作为创作者的我们除了血肉之躯,只有手中的笔,所以孤勇是必须的。
回家的途中,想明白好多好多的嘉莉抬眼的一刹那,看到了星星灯,梦寐以求的一款。
回到家里,挂起星星灯,嘉莉忍不住出声:
“what a day, fu**ing PERFECT!”
嘉莉不是那种会说脏话的女孩,在国内没说过这个词,来了这之后同样,直到这一天。
嘉莉多么想要将这句话发到朋友圈,但是想了想,还是拥着和Flora聊天的回忆,和自己的思索,还有眼前的星星灯,自我消化着内心翻涌的喜悦。
好久,嘉莉在黑暗中对着星星灯说,
“心是满满的了。”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