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4分的片子;据说这是一部看了让人潸然泪下的片子;据说,这是一部女人看了再也不会想生孩子的片子;据说.....
这部片子在我面前晃悠了很久,我一直没打开它。
因为,它太过沉重。
《生门》
上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奉献去拥抱。——泰戈尔
故事集中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
它用生猛的镜头语言,直面生命诞生的现场,透过无数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临的喜悦。
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无数次停下来,不忍再看下去,太太太惨了。
我蛮佩服妇产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面对无数的生与死,悲伤与痛苦,以及人性的黑暗与光明。
作为一个妇产科的一员,他们一定是拥有强大而坚韧的神经吧。
《生门》是一部纪录片,分电影版与剧情版,其中电影版本的《生门》在2016年就已经上映。豆瓣评分,8.7。
而剧情版最近也在爱奇艺热播,分十三集,把电影版里很多被剪辑掉的镜头与故事更好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讲述生与死、冷与暖、贫与富、舍与得。
打分的人有8364人,当年的票房却是仅仅86万。
哪怕纪录片在中国的一向小众,宣传不到位,排片少,上座率不高是常事。我也仍是为它可惜。
好的片子,值得我们去电影院付出金钱与时间,这是对导演与摄影组等工作人员的尊重,也是对他们的致敬。
影片一开始,讲述的是一个人在大年三十来到医院的未知身份的孕妇。
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死掉,急需立刻动手术取出死胎。
奇怪的是,她对自己的所有信息沉默,对家人朋友电话、身份证号码拒绝说出来,甚至,没有足够的钱来缴费。
唯一知道的是她今年26岁,叫刘丽,事后证明,这还是假的。因为第二天她有个15岁的女儿来看她。从头到尾,她的丈夫没有出现。
医生不敢给她做手术,只好报警,有了警察证明才敢做这个手术。
我不知道一个女人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大年三十团聚的合家团聚的日子,一个人来医院做手术,没有家人,没有亲朋,一个人,孤零零在手术台上求医生“快点动手吧!好痛”。
也许她离婚,也许她出轨,也许她.....
但这都只是外人的揣测,也不是她悲剧的原点。
原罪是什么?
是生育。
我开头就说了,这是一部让人看了就不敢生孩子的片子。
它讲述母亲的伟大,也讲述生育的艰辛与危险。
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概是因为,太现实吧。不过本来纪录片从来都是用真实说话。
对很多家庭来说,有一对双胞胎的降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当然,在此之前,你要有足够的金钱来应付生育有可能带来的危机与养育孩子。
郑清明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摄影组对产房外的他说,“恭喜”。
他愁云满面,没有一丝欢喜“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这时候,他已经欠债无数,孩子还是早产,需要转儿科进ICU,每一个孩子需要最少5万的医疗费。
他的老婆陈小凤被送到医院时境地已经很危险,她怀的是双胞胎,却是风险极高的中央型前置胎盘。
而郑清明来自农村,家徒四壁,来看病的5000块钱还是东拼西凑借到的。这5000对于总的医疗费来说是九牛一毛。
甚至,陈小凤是没有医保,因为她被几经拐卖早已失去了自己的姓名与身份。
他托了哥哥回去借钱,花费了所有人情,甚至是高利贷,终于借到5万块。
所有的问题不过就是钱的问题。
而钱,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大人的手术费用,小孩早产需要精心护理。
郑清明甚至想去卖肾,但医院说没有这样的操作。他想去卖血,但400ml已经是极限。
一个大男人,被逼的默默在病房里抹眼泪。
生于贫苦,连命都是轻飘飘的。
大人孩子救回来了,医生在走廊问,“你这条件,以后怎么样。”
他无奈说,“以前父母那么穷都活他们几兄妹,现在也一样养”。
医生说,“现在能和以前一样吗?”
是啊,现在早就不一样了。
这两个生下来的孩子将来势必要在非常贫穷拮据的环境里长大,能受到怎样的教育,能身心健康的成长吗?
其实我挺怀疑的。
在社会上,有个声音,就是穷人没有资格生孩子。
这点我不同意。生育权不分穷人还是富人。
但穷人的孩子,在物质上会比富人的孩子过得苦,这是毋庸置疑。
有钱,孩子可以不用做留守孩童,不用受到了欺负却没有可以告诉的人。
有钱,孩子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天赋,而不是把时间消耗在无尽的孤独岁月里。
有钱,孩子可以更快乐的生活在阳光下,这是真的。
我常在考虑,如果不是出于爱,如果没能力提供健康环境给孩子是不是不该生,生育本该对未来的孩子负责。
在医院,不谈钱是不可能的。
医疗体系、社保制度的缺陷依然是我们当今社会无法跳过的问题。
什么时候才能完善呢?
不知道。
当今的医疗体系不是全球最好的,也不是最差。也许,就这样耗着吧。
李家福医生说,“有的时候上帝也得保佑穷人。”
衷心祈祷,那就如此吧
产房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一对夫妻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为了生一个儿子拼第三胎。
他们只是想要生个男孩,因为没有男孩在农村他们抬不起头来。
愚昧、封建。
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牢牢根植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呜呼奈何。
为了这个孩子,产妇差点死在手术台上,全身换血达四次。
而嫂嫂生产后,小姑子哭得整个都抽搐起来,“我们家之前两个姑娘,就我哥一个儿子。为了这个孩子,我们过得可苦了”…
她,是不是人?!
还有一个孩子,他们的父母坚持要做引产,因为优生科的说孩子可能有问题,也可能健康,只是他们要“优生优育”,不要差的“种子”,只要最好的“种子”。他们要健康、聪明的孩子。
他们,不要万一。
孩子被剖出来的时候,“哇”一声哭着向世人宣告自己的到来,孩子的父亲却在考虑放弃孩子的生命不再治疗。
孩子的爷爷不要脸的晃着自己手上的大金戒指说“不想降低生活质量,不想人财两空”,这种人配当人爹妈吗?
儿科医生几乎是哭着哀求“这是一条生命啊!”
这是一条生命啊。
这是一条“被放弃”的生命。
医院永远在上演着人性的挣扎与纠结。
永不停歇。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很恐惧,很恐惧,没有感动于母爱的伟大,直面惨淡鲜血的现实,只有恐惧。
一个个产妇,她们只是行走的子宫。
她们来到产科的唯一作用,就是生一个孩子,还要健康,要优生优育,要是男孩,因为要传宗接代。
挺着疤痕累累的肚皮,像一尊被供上祭坛的活牲,被人翻检,评论,剖开,缝合。
旁边是刚刚诞生的婴儿、剪掉的脐带。
他们有的被热烈欢迎因为这是新生命的到来。
而有些被放弃,是不受欢迎的。
有些甚至是死胎。
生命很多时候并不是一首美好的诗,是无可奈何,是竭尽全力。
我想到现今社会大部分男人依然对女人抱有轻视的欠缺尊重和爱护的态度。
想到他们说的,“不就是生个孩子吗,有什么大不了。女人就是作!”
心凉。很凉很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