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勿在浮沙筑高台

勿在浮沙筑高台

作者: 木兰参can | 来源:发表于2023-03-30 22:33 被阅读0次

1、早起读《雪漠诗说老子》

  早上跑完步回来直播读两章《雪漠诗说老子》,享受这个读的过程的时候,也能读的比之前更好,专注于当下读的每一句,体会“我在读”。昨天宝姐姐直播读书的启发,你听她读书,体会这种共鸣,整个感觉就是她是一个内心诗意丰富的人,而且那种面对直播镜头的交流也特别的自然,有一种诗意心情的流露,才女的气质是自然散发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时候自然会表达一种诗意灵动而不造作的内心。听过宝姐姐喜马拉雅录书,优秀的好声音。受到她的启发,今天早上读书也是这种自然的状态,行云流水,感受到自己积极阳光有智慧的内心。

  晚上又读了读早上读的《诗说老子》的内容,有新的体会。所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等水开的时候,读会儿《诗说老子》,时间与其被动等待,不如积极把握,成为生活方式。然后,再背诵两段《易经》。读读《董仲舒——帝国设计师》《文化传播学实践教程》《白虎关》。

2、专注于当下的事

  此刻在回去的班车上,一时不知道写什么。忙碌了一天,享受工作,实践应用新知的乐趣,探索的乐趣,与同事交流工作的乐趣。投入工作的时候,是非常快乐的。专注。

3、反省

  自己太容易沾沾自喜,其实做到的事还是很少,这时候不要自满。有时候只是自我感觉良好,保持清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久以来养成的懒惰习惯不好改变。比如脑子负责记忆的区域长久不用,记忆力真不理想,但是如果因为这就放弃,就永远是这个样子。

    工作许多时候都是依赖逻辑思维和搜索引擎,很少记忆什么东西,这样大脑某些区域是退化的。记得以前那家公司很年轻的技术总监,也有平日读其他非专业书的习惯,他说,干这一行,如果脑子都用在写程序上,不涉及其他的学习,老了很容易老年痴呆的,说的很有道理。确实是,这样容易变成写程序的机器。

  经常写代码跟机器沟通的人,不注意锻炼语言,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都会变弱,语言功能会退化。深有体会,从事这行工作的许多年,也养成了这种习惯。这就导致除了这样的工作,其他的事情都会变得困难,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也很局限。改变自己。

    养成记忆东西的习惯,加油!虽然现在很难,但一点一点改变,不要嫌麻烦,笨拙一点,下功夫,改变从前总是用聪明办法的习惯,从《老子的心事》第三辑学到的守拙的智慧。像曾国藩那样,他有那么坚定的心,敦厚质朴的本性,那才是最珍贵的啊,背诵文章,小偷都听会了,他还没有背会,但他仍然会做这件事并不在乎结果。

    以前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会不屑于这样的笨方法,总在用技巧聪明捷径,看似是优点但其实是弱点,总是停留在小聪明上,蔑视这种苦功夫时,许多时候,做什么的态度都是有问题的,因为有点困难就会选择放弃,就是功利心。如果习惯性地用聪明技巧,就会畏惧困难,也容易沾沾自喜于小聪明,没有大智若愚的智慧,人就容易入浅薄浮躁之流,这样做什么都是障碍,因为总是在偷懒,就是庸碌。记忆虽然是可以用联想、形象思维等方法记得比较快,就算记忆力慢慢找回来了,仍然是需要坚持的,真的记忆力好,又能怎么样,可以多学些东西,更好地融会贯通,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这个过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做什么只有成为生活方式才有意义。所有的事只是行动了做到,用行动说话,并不是想象中完成的。

  勿在浮沙筑高台!

  要记住,中国人向来不推崇奇技淫巧,这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正好相反,许多东西如昙花一现,为什么没有一种始终如一坚守的东西,都是因为远离了老祖宗的智慧,眼光放到了许多细枝末节上的精益求精的时候,没有深深扎在泥土里的根,是经不起风雨的。那根就是我们的文化,抓住它,才能吸收丰厚的营养,才有源源不断的供给,才能经得起风雨的洗礼。

  就算平日里工作可以做的好,但就这样就心满意足了吗,陷入安乐的、舒适的状态时是很危险的,这意味着,仅此而已了,因为就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有超出这之外的突破。所以,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成长。学无止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勿在浮沙筑高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dc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