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罗振宇新书《启发》,要怎么读?

罗振宇新书《启发》,要怎么读?

作者: 云玖弋 | 来源:发表于2023-01-06 12:27 被阅读0次

罗振宇又出新书了。

《启发》收录了523条“逻辑思维”公众号的每日60秒语音。罗振宇在过去十年里,一共做了3652条语音,从中选取的内容依据首字母的顺序排列下来,颇有种《启发》词典的意味。

那么这样一本启发词典,应该怎么读呢?每天按顺序读两个启发词?还是随机阅读?

我推荐随机阅读,并将不同的词进行关联。

选择与自由

【被迫选择】、【辞职】、【忍无可忍】是随机阅读后,进行关联的词汇。

【被迫选择】这个词汇说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人们面对选择时,恐惧背后付出的代价,习惯于将选择权交给权威,期望权威能够告诉他们最好的选择是什么,这样他们就能够免去选择代价的恐惧,直接踏上权威给予的道路。

心理学对这种现象有另一种解释,如果人们询问别人该怎么做的时候,往往他们内心已经有了选择的倾向,只是还在犹豫,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尤其是支持性意见。而一旦产生后果,他们就有可能责怪当初给予意见的他人。

【辞职】中,罗胖告诉朋友是不是要辞职,主要看企业的根源问题在哪里。如果只是局部性问题,即个人错误导致,那么是可以纠正的。如果是系统性问题,那么就比较糟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释放更大的问题。

【忍无可忍】说的还是选择。古话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罗胖觉得这话不对,不忍时的决定,往往就是不该做的,这无关对错好坏,关乎选择余地。人一生都在为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而努力:挣钱是为了有能力对讨厌的事说不。当人努力拓展选择余地时,是不会让自己陷入忍无可忍的地步。当然,再多想一步,其实忍无可忍的时候,仍然有选择在面前:忍,不忍。当不忍时,还是有选择面临:好的结果,坏的结果。

这三组词关联起来,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临选择时,该如何考虑?

是不是已经努力拓展了选择余地?是不是已经弄清楚当下困境是系统性问题造成还是局部性问题?如果做出决定后,是否能承受代价?

问题解决

我随机翻阅到这几个词:【定位问题】、【汉隆剃刀】、【机制】、【温和专制主义】、【动词哲学】,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问题解决的图景。

【定位问题】是要找到问题的问题,可以认为找到最根本的问题,即元问题。

【汉隆剃刀】告诉人们要有心胸,与其猜测别人的坏动机,不如思考是不是别人智商不够。从而进一步思考他们犯了什么蠢,为什么犯蠢,自己怎么避免犯蠢。

【机制】是一个很重要的设置,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坏机制只会惩罚人,但也几乎所有人都会去用坏机制,似乎惩罚人是人性中的固有的一面。多运用好的机制,拉动人内心的需求,才能更有效率地达成效果。

【温和专制主义】和机制类似,通过人性固有的需求,让人有动力去作为。

【动词哲学】是个很有意思的词。人们往往喜欢给人标签,而且还是名词标签居多。这种名词标签对人有很大的限制。比如名词标签“员工”,将人圈固在一个只能卖时间做工的印象里。如果换成动词标签,比如“解决问题”,那么一下子就化被动为主动。

比如“老板”,大家印象里就是钱多的决策者,这么想老板压力挺大。换成动词标签“开拓”,一下子就有干劲了吧。

最后,把这些词联动起来,会有什么发现呢?

找到元问题,看看失败者们犯了什么错,自己能避免什么。能用什么机制起到更好的作用,能激发人的内驱力。让行动代表自己,专注元问题的解决。

人的成长

《启发》词典包罗万象,自然也囊括了人的成长。

【独立思考】、【审美能力】、【证明自己】、【注射式洗脑】这四个词都与人的思维成长有关。

【独立思考】不意味着看法不同,而是对问题的答案不追求唯一性,能包容不同想法。

【审美能力】一种注重过程的能力,获得心流体验的能力,是幸福的获取力。

【证明自己】人们迫切想要证明自己,拿出各项成绩,只是用力过猛往往适得其反。

【注射式洗脑】用“为什么+观点”的句式,让人们的回答限定在发问者的思维框架中。其实这是一种框架效应,在罗胖的词典里被最小化来说明。

人的成长,需要脱离框架效应,看见框架外藏匿的东西,同时离不开包容的思维心态。若是不注重思考过程,一味追求结果,就丧失了获得真正成长的瞬间。什么时候证明自己?如何证明自己?是一件精细化的事情,说到底真正能证明自己的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说辞。

结语

《启发》词典中的词汇,集聚了罗振宇的瞬间启发。而随机翻阅,就是给这些“启发”一次重新点亮的机会

用《启发》燃烧自己的灵感一刻,打造个人版《启发》2.0。

【文/云玖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声明:玖弋阁 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

.......................................

玖弋阁,分享自我成长心得,与您一同在世界中探索

相关文章

  • 罗振宇新书《启发》,要怎么读?

    罗振宇又出新书了。 《启发》收录了523条“逻辑思维”公众号的每日60秒语音。罗振宇在过去十年里,一共做了3652...

  • 阅读《启发》继续阅读

    《启发》 新星出版社 罗振宇·著 这本书是罗振宇的2023年新书,那时候也是他《逻辑思维》十周年,这本书基本概括了...

  • 缺爱是因为对自己不够好

    在罗振宇的新书《启发》中,“爱自己”里的几句话很得我心。 开篇引用了这么一句话:“你怎么爱你自己,就是在教别人怎么...

  •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一生 478/10000 #笔耕不辍 0074 今天看了罗振宇的新书《阅读的方法》,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于阅读到...

  • 找书的方法

    五一假期结束了,原计划看完两本书,最终只看了一本半,没有完成。 昨晚上看罗振宇的新书《阅读的方法》,里面提到罗振宇...

  • 读《读书的方法》之人格模板

    读罗振宇老师的新书《读书的方法》,其中提到“人格模板”这个概念。 我理解“人格模板”就是人的榜样,你知道“人格模板...

  • 启发

    今天看了罗振宇的《启发》,昨天读了罗振宇2022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会文稿。说到了他60秒的十年之约,60秒的...

  • 「感恩日语」2022-349,有点启发

    近期入手一本新书,罗振宇的《启发》。 对于自己来说,一本好书,恰似一把钥匙,总是会打开诸多的锁,让自己看到新天地。...

  • 【044】共读‖罗振宇《阅读的方法》-选择带着书籍和知识去远行

    这是我读罗振宇老师新书《阅读的方法》的第二个读书笔记。这是一本一边阅读,一边让人感叹,一边让人思考的书。 感谢罗振...

  • 从读书的“外部视角”想到教育的“外部视角”

    听前两天的罗辑思维,关于“外部视角”的话题很受用,大受启发。 罗振宇从读书的外部视角谈如何读书。关于读书,以往的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振宇新书《启发》,要怎么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es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