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摘儒林吴敬梓
《清才子》在蒲松龄先生那章讲蒲先生“曾经将科举对读书士子们的戕害,刻画得淋漓尽致……”好却是好,然而写尽了“读书人被功名利禄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贵的境况。”的《儒林外史》却是更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本刻画了“一幅儒林群丑图!”的《儒林外史》,作者就是出身于儒林世家的吴敬梓。
对于离开中学特别久的人,对中学语文课本里选自《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那还是有些模糊印象的。
吴敬梓家祖上好几代,都是“科第繁盛”的读书世家,然而就像是“盛极必衰”“盈极必亏”这样的道理一般,辉煌到极致的家族不管是“书香门第”出个不能识文断字的,“中医世家”出个不识药理的。吴家就是这样,在吴敬梓的父辈,这个气运就已用尽了。
吴敬梓因为过继给伯父吴霖起而成为吴家地位相当尊崇的长房长孙,这段略过。
吴敬梓在亲人相继过世之后,离开家乡远赴南京定居。当然,吴敬梓在那儿孤零零的一个人,平日还好,一到除夕就显得是如此地落寞。
嗯,只要有利益纠葛的地方就会有那些讨人嫌的“鸡争鸭斗”,像吴敬梓这样“孤傲不羁、自尊心极强的人”,是很不屑于搞这些事情的,于是就搬去了曾经和生父居住过的南京。
吴敬梓就和《清才子》之前写过的好几个才子那样,在科举之路上通了第一关后在之后怎么都没戏了。所以呢吴敬梓也“逃脱”不了这样的……要不也不会有《儒林外史》的问世。然而他却是那些虑考虑败地那些才子中比较“奇葩”的一位。就如江湖夜雨先生所述的“二十九岁时,他参加科考,情绪激动之下,竟然当场向主考官跪地哀求,让照顾录取他。要说吴敬梓也真是太不通世故了,这种情形下,主考官当然不能因为他跪地哭求就会答应……于是主考官板起脸,将吴敬梓训斥了一顿,后来给了他一个‘文章大好人大怪’的评语,将其黜落。”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非常深刻传神地写老童生周进“在贡院考场头撞号板,哭得‘口里吐出鲜血来’这样的情景”,那还真是他自己的真实经历体会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