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道经》

作者: 老实人学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22:49 被阅读110次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zhan:无形无影】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空虚开形的,如果按照它来做事,或许得不到圆满结果。

“道”是深邃复杂的,它好象万物的祖宗:它消磨了万物的锋芒,消除了万物的纷争,调和它们的优点,使它们具有一些缺陷。

“道”是无形无影的,又好象实际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只知道它出现在上帝之前。

诠释

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论述“道”的内涵。他认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上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

老子认为“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横”的角度谈,“道”而是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纵”的角度谈;“道”又是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它好象是自然万物的祖宗,又好象是上帝的祖先。从此说来,不是上帝造物,而是“道”生上帝,继生万物。“道”的作用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不会枯竭。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由此,研究者们得出结论,认为老子确实提出了无神论的思想。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且先于上帝而存在;事物都是互相矛盾而存在的,并且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等观点。此外,老子还提出了他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某些基本观点。这些学说无不充满智慧的蕴含。

这种超常规的思维方式,这种看似怪诞的言行,真实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这些才是老子对"道"的特性的理解,这些正是老子所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关文章

  • 第四章《道经》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zhan:无形无影】兮,似或存...

  • 道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Vr...

  • 学习《道经》第四章 和光同尘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

  • 《道德经》芷妙笔记 【上篇 第四章】

    上篇【道经】 【第四章】 原文: 道冲¹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²兮,...

  • 道经

  • 《道经》

    (001)修真界 混沌无极,时空初开,阴阳演化,宇宙衍生。 在这个过程中,宇宙中诞生了一些实体物质,它们就是日月星...

  • 《道经》

    (002)独孤逸 日星初升,朦胧的日光透过云彩照耀在大地之上。木屋瓦房之上,年龄仅十四岁的独孤逸盘着双腿面朝东方呼...

  • 道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 道经

    张君房道长亲自整理了《云笈七签》,人称“小道藏”。书中记载成仙之术上百种,那为什么张道长自己却没有修道成仙呢?很简...

  • 心本《德道经》校正今本《道德经》,下篇《道经》第四章

    前言:心本《德道经》的编写,主要依据高明先生的著作《帛书老子校注》。高明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采用历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章《道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hv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