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周杰伦在巴黎演唱会现场,
被歌迷点了一首《学猫叫》,
他先是愣了一会儿,
然后略有些尴尬地说:
“这是我第一次在演唱会上,
唱不是自己的歌。”
演唱了15秒,匆匆作罢。
曾创作过无数脍炙人口金曲的周天王,
没想到会被一首毫无营养的口水歌打败。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05402/cf638783b37d6ff7.png)
台下,粉丝们癫狂呐喊,
周杰伦巴黎演唱会 唱学猫叫_腾讯视频
却也掩饰不了他那一刻的心酸。
有粉丝直言:
“若放在20年前的演唱会,
周杰伦可能会现场把吉他砸了也不唱。”
但现在,虽然不情愿,
他还是放下身段努力配合着。
不懂的人,都觉得那是妥协。
懂的人,才明白那叫成熟。
以前的周杰伦,
倔得要命,狂到没边。
2001年,周杰伦凭借专辑《Jay》一战成名。
在领奖台上,明明是他斩获大奖,
可全场的记者和镜头,
却都围着另一个更有名气的人。
他不想认命,
依旧举着奖杯倔强地站在台上,
一字一句地讲完自己的获奖感言。
哪怕那一刻,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讲的话。
2003年,他带着外婆参加第十四届金曲奖。
满心以为自己会获奖,能让外婆脸上增光。
没想到一无所获。
他不甘心,回家就写下《外婆》这首歌。
“记得去年外婆的生日,
表哥带我和外婆参加,
她最最重视的颁奖典礼,
结果却拿不到半个奖,
不知该笑不笑,
我对着镜头傻笑,
只觉得自己可笑
……”
年轻时的周杰伦,
眼里只有自己的音乐梦。
随着年岁增长,
尤其在有了家庭,孩子之后,
他变得越来越谦和、稳重。
周杰伦时常对粉丝说:
“我做的音乐,希望所有的歌迷,
你们都不要失望,
我觉得我是很用心的在做音乐。”
但即便在自己演唱会被点《学猫叫》,
他还是隐忍着,尽力配合。
因为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变得成熟。
开始对社会、对世界有了更客观的认知,
也开始明白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
不抱怨,不刻薄,
努力去接受它,但也毫不懈怠于改变自己。
有人说,
成熟的成年人,都有两幅面孔。
夜晚可以矫情,天亮只能拼命。
前阵子,深夜的南京地铁上,
一名男子醉倒在地上。
原本精致的西装,被呕吐物弄得皱成一团。
面对赶来的警察,他才吐露心声:
“做销售的,为了签单,今天又陪客户喝酒了。
可是酒喝完,客户说签单还要等消息……”
即便醉得无法行走,他还是强撑着对警察说:
“我老婆会来接我的,
对不起,打扰你们了。“
等到妻子赶来,他终于忍不住,
抱住妻子崩溃痛哭:
“宝宝,对不起,是我没用。”
妻子轻声细语地安抚他说:
“不要说这个,没事的。”
看到这一幕,瑾一泪流满面。
张爱玲曾说:
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
因为他们一睁开眼,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
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当你开始对生活隐忍时,也在逐渐变得成熟。
只是,很多时候,成熟总带着心酸的成分。
一个人在外打拼时,
最怕有人问:你还好吗?
那个时候,最怕自己掩饰得不够好,会流泪:
“很累,真的有时候撑不住了,对不起……”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
“生活总是这么艰难吗?还是只有童年如此。”
“总是如此。”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视频里的父亲,工作了5年后,被公司裁员。
这一年,他已经35岁,
正处于职场竞争的分水岭,
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
妻子离世后,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如今又被裁员,更是雪上加霜。
但为了能供养两个孩子上学,
他不得不一天打三份零时工。
当大儿子提出想和其他同学一样上补习班时,
这个蛮大如牛的父亲几度哽咽:
“没法给你们正常的生活,真的很对不起……”
30多岁的男子,
在面对镜头的时候,
不止一次哭着表达对孩子的歉疚: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
我真的不想这样,
接下来只能更拼命地工作了……
孩子做错了什么呢?
他们是无辜的,
是我这个当父亲的无能……”
每一个负重前行的成年人,
都不敢轻易宣泄情绪,
身上背负着赡养父母、妻儿的责任,
还有房贷、车贷……
背后空无一人,怎敢轻易倒下?
狄更斯曾说:
“在你的人生中,
永远不要打破四样东西:
信任、关系、诺言和心。
因为当它们破了,是不会发出任何声响,
却异常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终将要面临许多残酷的东西:
距离、金钱、怀疑……
每一个现实问题,都能轻易倾轧掉一个家庭。
瑾一记得,
曾有一对教授夫妻,他们有着照顾老人的压力,
也存在着教育孩子的分歧。
有一次争吵,丈夫摔坏了一把椅子。
但这时,妻子并没有斥责,
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等着他宣泄完所有的委屈和愤怒后,
轻声安慰。
她知道,现在丈夫最需要自己的帮助。
在婚姻里的两个人,
都会有自己的性格,
如果总抓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这场婚姻终将面临一场接连一场的矛盾。
金星说:
“你越包容,你自己的生活越好过,
你越计较,你自己的空间越小。”
成熟的人,总会在恰当的时候,
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许多人到了20多岁的年纪,就会面临逼婚。
三舅二叔,七姑八婶,
七嘴八舌地把你围困在他们编织好的“围城”里,
你二十多岁时,他们会说:
“找个好人就嫁了吧,以后的日子用不着那么累。”
等你到了三十岁,他们会说:
“你都三十岁的人了,还挑什么挑?”
斡旋于亲友之间,逐渐成熟的你,
从一开始的抵触,到后面微笑应对:
“已经在考虑了。”
巧妙地将他们咄咄逼人的气势化解。
成熟,变成了一种妥协。
或是形式上的,或是行动上的。
只是你依旧明白:
这不是自卑,也不是软弱,
而是越来越知道自己会爱什么人,
也越来越清楚什么是爱。
她们不会再随便开始一段感情,
一旦开始了,
就会有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正如刘媛媛说的: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听着别人的声音,
给自己的人生划格子,
左边的这条线是要学业有成,
右边的这条线是一定要有一个安稳的好工作,
上面这条线是三十岁之前要结婚,
下面这条线就是你结了婚就一定得生个孩子,
好像只有在这个格子里面才是安全的,
才被别人认为是幸福的。
一旦你想跳出这个格子,就会有人说你“作”。
那个越来越成熟的你,
也终于明白人生的意义并不简单。
我们这一生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改变不了别人的时候,首先改变自己。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受到了岁月的残忍?”
有人回答:
一是败给年少轻狂的理想,
二是败给青涩无知的爱情,
三是败给沧桑寂寥的现实。
瑾一非常喜欢余华《活着》中的一段话:
“人为什么要活着?是为了金钱吗?不是,
因为当财富散尽他要活着;
是为了事业吗?不是,
因为工作没了还是要活着;
是为了爱情吗?不是,
因为当妻子离去,他还是要活着……”
随着年龄增长,
我们越来越看清了这个现实世界的残酷,
并且开始逐渐适应,而不再粉饰太平。
就像《奇葩说》里,薛兆丰曾讲过一个汉德公式:
在社会上,谁更容易适应社会,
谁就有责任去适应社会,
这样我们的效率才会更高。
人的成熟,是在一次次与社会愉快和解中成长起来的。
他有两句话,瑾一特别认可。
“你想想看,
你要一个你看得顺眼的世界,这可能吗?
但如果你要学会把世界看得顺眼,
这真的很难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