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话,简单地说就是关于神的故事,但若对其深层的内涵性质做出界定,则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学者的普遍认识有这几个特征;(一)神话都是初民的想象或幻想。(二)神话是初民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经过幻想加工,成了想象的现实生活。(三)神话反应着初民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社会和自然想象做出实际解释的产物。
神话和传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从一般的角度来说,神话的产生比传说要早,神话是传说故事的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神话具有明显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现在流传的很多的神话故事,如《庄子.秋水》篇中的“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很显然,这是神话,而后的流传又为其增添了新的内涵。《孟子.离娄下》中记载说“逢蒙学射于羿,进奕之道,思天下唯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关于后羿的神话传说很多《淮南子.览冥训》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这是讥刺嫦娥的自私忘义,如此虽然使故事更加丰富了,但同时也融入了文明时代的伦理观念,有了道德批判。就这样,后来的故事演变成了传说而不再是神话,但是这样想来,神话与传说也只是具有了理论上的意义,在实际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之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我国的神话,系统分为三种“创世神话,自然灾害神话 ,战争神话。”
壹
创世神话是初民对于天地的开始以及人类诞生的解释。对于这类神话,我国的神话主要解释为"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
《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绎史》“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肤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不光是我们国家,世界各地都有“宇宙卵”的神话,认为宇宙是由卵化生的。而上述盘古的神话就是初民由卵生这一日常习见的生命现象而推想来的天地只由,这里带有浓厚的原始思维。
而此时的神话,世间万物以具备,只缺少人类,对于人类我国的神话是这样解释的;
《太平御览》;“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这样的记载,很显然有了了后人的加工,已经产生了等级贵贱,是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而产生的观念,但其中也包含了初民对于人类自身由来的解释。
《楚辞.天问》中说;女娲有体,熟制匠之?“女娲创造了人,那么女娲又是谁创造的啦?”这样的问题好比西方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于是在《山海经.大西荒经》中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解说“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也就是说,女娲不但造了人,也造了神,女娲因有造人的功绩,后世便被人尊为人之始祖。但这样的解说太过荒谬。
贰
第二类是自然灾害神话,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原始初民遭受自然灾害以及他们对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与伟力。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
关于自然灾害的神话多而奇特,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等,这其中包含了原始初民对于战胜灾害的美好愿望。而且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了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叁
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莫过于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
皇帝的神话流传多而广,但大多经过了后人的加工而变形 ,这其中保留的最好的便是 与蚩尤对战的故事。
我国的神话与其他世界各地一样,体现着初民的原始思维特征,通过神幻的想象,把不同种类的事物毫无理性和逻辑地联系起来。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提出一个结论;“在原始思维中,人和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原逻辑’的‘互渗’关系。‘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他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他们也已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他们里面的神秘力量,能力,性质,作用。”
总结,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是充满了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初民丰富的想象力。
我国的神话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第一是神话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实际上成为了我国文学数千年的主流传统 。另一方面神话富于感情,形象和想象的特征,这无疑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的发展方向。再就是,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了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