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在,就是你的生命力能够自由地流动,而不用担心被攻击被切断。对大部分人来说,要自在,就需要一个自己能说了算的空间,也只有在这个空间里,你才会有安全感和自由感。
在这个空间中,你会有掌控感和熟悉感,会让自己减轻焦虑,而活得舒服自在。
通常,这个空间就是自己的房子,心理学认为后者的隐喻就是你的心。
个人空间就是个人的心灵空间,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安放自我的地方,自我也是由此出发,走向纷繁复杂的世界,并在其间伸展个人生命力、能力、活力和动力。
一个人心灵空间的混乱、弱小或者是畸形的呈现,都会让我们的生命饱受压力和痛苦:在和复杂的真实世界交接之时,会因为无法适应,而产生大量负面情绪,压抑、焦虑、愤怒等等。
然而,个体对于安全心灵空间的渴求从未泯灭,当受到现实压制,个人心灵空间没有被很好建立的时候,这份渴求会通过复杂的心理操作被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并以不易觉察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自我防御防御。
一般来讲,这个安全的生活空间就是自己的家,由房子和其间的亲密关系构成。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最能让自己放纵的地方,家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家就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但它又平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
家是一个可以为我们遮风避雨的地方,家是一个可以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希望的地方,家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停靠的港湾,家也是我们精神上的寄托。
家不是房屋,不是彩电,不是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物质的丰富固然可以给我们一点感官的快感,但那是转眼即逝的。试想,在那个空间中,如果充满暴力和冷战,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家”将不成为其我们渴望的安全空间。
因此,家是爱的聚合体,有爱就有家。
打造你的生活空间安全感就是安全空间的内化。在婴儿眼里,家这个空间整个就是一个安全岛,有妈妈在他们才有勇气去探索,而妈妈一旦看不到了,他们就会哭着找妈妈,探索就进行不下去了。
是的,我们最初有赖于父母提供一个安全空间,就是指父母对孩子持续性的关爱。当确认了“我”放下控制时会遇到一个充满善意的“你”,才能放下控制而接受失控。
这也是内在心灵和外在世界的矛盾,内在心灵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防御机制,就像我们需要住在一个安全的家里一样,而一旦内在心灵的好坏、善恶、对错等二元对立的分裂彻底弥合了,防御也就可以彻底放下了。
房子、父母、亲密关系,都是我们渴望得到的安全空间。没有空间,人无法在意识中去做各种叛逆的、荒唐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而这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来源,也是生命力走向成熟的必然途径。
家是一种文化,家是一种情怀。所以,有了托尔斯泰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
爱,从家而来。而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一个好的家是需要有觉知、有意识建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