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五争”是指郑国王位在郑庄公的儿子们之间频繁更替的事情。
《史记•郑世家》记载:郑庄公死后,太子姬忽继位为郑昭公。昭公继位没几天,就收到卿大夫祭仲被宋国胁迫要改立其弟公子姬突为新君的消息,就出逃到卫国去了。
郑昭公姬忽逃了,公子姬突即位为郑厉公。厉公四年,厉公谋划谋杀专权的祭仲,事情败后流亡去了蔡国。祭仲接回昭公回国即位。
昭公二年,昭公与大夫高渠弥出去打猎,被高渠弥射杀于野外。祭仲与高渠弥改立昭公的二弟子亹(wěi)为郑君(因为厉公尚在而无谥号)。
几个月后,子亹去参加齐襄公的诸侯会盟,被与之有宿仇的齐襄公伏击而亡。于是高渠弥与祭仲合谋,改立子亹的庶弟子婴为郑君,是为郑子。
郑子十四年,郑大夫甫假与郑厉公秘密结盟,杀了郑子。郑厉公回郑国都城即位。
“公子五争”,就是姬突两次、姬忽、子亹、子婴各一次的王位之争。
因为“公子五争”之乱世,郑国人不能保全他们的家庭,男女离弃,人们思虑保全他们的家庭。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