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1568天#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内疚的时候,你自然就会下决心或者做计划。下了决心以后,你的自我感觉好了一些,感觉一好,张力自然就释放了。于是,行动的动力反而减少了。
这是陈海贤老师在讲个人发展心理学时说的过一句话。
这句话说的是计划对人的影响。当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内疚的时候,你会下决定做计划。看到自己的计划之后,你会很坦然,似乎美好的明天已经在向你招手了。压力自然也就释放了,但这样的结果却是动力也随之减少了。
内疚,做计划,坦然,动力消失,过不了多久然后继续从内疚开始循环。难道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死循环吗?
为什么明明想实现的计划,却没有行动的动力了呢?
这和人的大脑有关系,当你做了一个计划之后,大脑以为这个计划就完成了。尤其是你再想想一下实现计划后的美妙感受,大脑就信以为真了。其实是大脑欺骗了我们。
怎么办呢?
再想想一下实现计划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就能让大脑消除这种错觉。否则就会陷入内疚的死循环中。
破除这个死循环系统,可以使用WOOP工具。
WOOP就是愿望、结果、障碍和计划四个单词的首字母。
第一,Wish愿望,写下自己的愿望。可以用3-6个关键字来表述自己的愿望,当然这个愿望应该是有机会实现的。
第二,Outcome结果,描述一下愿望实现后的美好感受。
第三,Obstacle障碍,想想一下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
第四,Plan计划,计划就是当你遇到障碍时要怎么办?仅仅想这个障碍还远远不够,可以用“如果……那么……”来制定克服障碍的策略。比如想去跑步结果天气不好,那就这样做:如果天气不好不能跑步,那么我就到楼下去跳绳10分钟。如果真的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策略去跳绳。
使用WOOP思维的工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行动力。
WOOP思维工具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只要和行动有关。比如减肥、运动、读书、学习……无所不包。
有人可能会说,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步,真的能提高一个人的行动力吗?
确实可以。心理学家们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在解决执行意图这个问题上,WOOP思维工具的效果非常显著。当然你的愿望也当是发自内心的,也是你特别想实现的。如是这个愿望对你来说可有可无的话,那估计就很难有动力了。因为这个结果(obstacle)对你没有吸引力,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动力。
网友评论